除了為首的撥夜參將毛永詩外,還有旅順守備錢隆、毛永盈,千總馬承勳、毛永強,以及屬下兵丁。

後面四人不在毛永詩帶領的撥夜將士中,他們是剛才南關號上放下的網梭船裡上岸,才和毛永詩匯合的。

東江兵民難分,再加上軍器有限。名義上是參將、守備、千總,但真正臨戰時,帶領的兵丁卻不見得能有多少。

錢隆、馬承勳等人不善於掩飾表情。

微微翹起的嘴角,不願正眼相看的眼神,潦草敷衍的自我介紹,還是顯示出他們對眼前這少年的輕視。

朱由檢自然也看在眼裡,倒是絲毫不以為忤。

怪不得東江兵將們。

他們才是真正和建奴拼殺的功臣,受到的尊重,卻是完全與他們的功績作為不相稱。

他剛才聽到毛永詩的自我介紹時。

心中就突的跳了一下。

“毛永詩!”

他知道毛永詩就是孔有德。

是孔有德在毛文龍沒被殺的時候,使用的名字。

歷史上孔有德成了大漢奸,成了滿清三順王之一。

但這並非必然。

三順王中的每個人,本來都和後金有血海深仇。

但是毛文龍被殘殺,導致他們對留在明朝的前途徹底喪失了信心。

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如果是殺建虜而死,那也算死得值。

可是死在明朝自己人手裡,那就太憋屈了。

連開創東江,功勳蓋世的毛文龍都能這麼說殺就被殺了。

那他們這些遠比毛文龍分量輕的東江軍官,還有什麼指望?

功勞再大,又能如何?

文官看你不順眼了,想殺掉就殺掉。

更何況在明朝這邊,連軍餉都領不足,飯都吃不飽。

稍有小錯,就會受到重責。

毛文龍死掉,等於讓他們徹底看不到希望。

朱由檢心想:

現在殺毛文龍的袁崇煥已經被提前除掉了,那孔有德等人成為漢奸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從現在起,毛永詩就是毛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