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蓬萊觀海(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是現在閹黨倒臺,東林得勢,孫國禎也不敢直接斥責,當面起衝突。
但在一個小輩面前就這麼吃悶虧,也心有不甘,說不得也要找點臉面回來。
只得乾笑了一下,站起來,對姜曰廣說道:
“真是後生可畏啊,久聞桐城仁植先生不是俗流,果然這家教不同一般。姜大人不如把這方公子讓給老夫,老夫一定好好提拔他。”
他說這話夾槍帶棒,顯然是諷刺眼前這方公子家教堪憂,連尊重長輩的基本禮數都不懂。
後面這句話雖然是開玩笑,但也暗含威脅。
你現在連舉人都不是,將來就算做了官,未必就沒有在自己手下的時候,當時候可就別怪自己整治他了。所謂好好提拔,就是好好管教。
朱由檢自然聽出他話中的意思了。
一想剛才態度確實有些輕慢。不過自己倒並非故意蔑視孫國禎,只是習慣了皇帝的身份,一下子沒適應新扮演的角色罷了,不經意之間,倒是把這孫國禎惹毛了。
姜曰廣自然聽出了孫國禎話中酸意。
不過也不能說破,只得含糊打圓場,打了個哈哈道:
“密之不諳人情,老先生不必介意。這籌集軍餉,徵調船隻之事,你看……”
孫國禎見姜曰廣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也知道不能過分,不過心中有氣,也沒有心思繼續多說話,便抱拳道:
“籌集軍餉物資,關涉重大,那學生就先去張羅了!”
說著,便行禮告辭而去。
接下來數天,姜曰廣、朱由檢、孫國禎等人,和登州文武官吏都為軍餉忙碌起來。
四百萬軍餉的事情。張岱提議拿著四百萬兩面額的會票去皮島就行了。
這樣可以省掉許多運輸船隻。
朱由檢否定了這個提議。
和東江做生意的除了大明人,還有鮮國和倭國。
直接用白銀才有效,若是會票,對方不承認。
再者會票必須去陸地上的定點才能兌換,還存在擔心假會票的風險。
對奔波海上的商人也不方便。
等於大大增加了去東江皮島做生意的商人的成本。
即便是國內客商,也並非都能接受。
而且更重要的是給東江的軍餉,有部分要作為賞銀髮放下去。
那必然是銀子才能做到。
大面額的會票卻無法切割開來分散發放。
縱使可以印製出小面額會票,在海上風雨中,也容易淋溼成廢紙。
從東江軍民的利益來說,還是直接發放白銀更為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