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遼民奴工見有人確認了姜曰廣的身份,似乎看到了希望。

覺得姜曰廣既然是朝廷大官,說不定真能庇護他們。

這比逃出去,東躲西藏,躲避登州官兵追捕,還是更安全一些。

於是重新往回走,聚攏在一起。

朱由檢估算了一下,這大洞內至少有一千多人。

此時洞內眾遼民,推舉剛才那個認得姜曰廣的漢子出來,向姜曰廣陳述。

內容還是控訴楊國棟對遼民兇狠暴虐,任意拘押,罰作奴工。

最近兩年遼人轉移到登州的,健壯者為奴,老弱者慘死,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留在東江的,朝廷又不肯發足軍餉,反而不斷指責毛帥虛報人數。

島上軍民因為缺乏接濟,餓死無數。

恢復故土,殺滅建虜,為死去的親人報仇,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這洞內的遼民奴工,大多有妻小父母慘死在建虜手中。

說來都是咬牙切齒,可卻又無可奈何。

說到傷心處,眾人哭成一片。

甚至嚎啕大哭。

跟在朱由檢身邊的石紹中和石鳳桐也一起哭了起來。

受他們情緒影響,就來陸雲龍、張岱、柳敬亭等人也悽然淚下。

汪汝淳、姜曰廣算是見過東江遼民悽慘情形,有心理預期。

這才剋制住情緒,沒有跟著一起流淚。

朱由檢也沒有哭。

他心中只有一團烈火在燃燒。

似乎有岩漿在胸口噴湧。

要從胸中沖決出來。

他暗暗捏緊拳頭

不痛擊建虜,不為死難的遼民報仇,他就枉自來到這個時代。

等眾人的情緒略微平靜下來。

姜曰廣大聲道:

“大家不必哀傷,如今朝廷大舉新政,聖上已決意對東江全力支援。”

“東江需要多少軍餉,就給多少軍餉。”

“本部院此次來登州,就是為督運軍餉”

“願意回東江,殺敵效力的,跟著回去!”

“不方便回去,就留在登州,找個營生做。”

眾遼民還有些不敢置信,紛紛說道:

“大人不要哄我們?”

“朝廷真會同意?”

姜曰廣斷然道:

“絕不欺哄,若有半句虛言,可斷我姜曰廣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