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表現遼東淪陷的三幕戲劇(第3/3頁)
章節報錯
數十個龍套男女優伶登場,作衣服被強剝狀。
女子紛紛自盡。
建虜又捕捉大小商賈,掠奪屠殺,財產沒收。
鉅商李玉山眼見妻女自殺,鉅萬家財,盡數被建虜奪走,萬念俱灰。
垂淚說了一句:“悔不當初”
自刎而死。
幕布落下,戲曲告終。
一齣戲演完,茶樓內一片寂靜。
似乎一片茶葉掉到地上都能聽見。
過了良久,有人似乎為了打破沉默氣氛,開口乾笑了兩聲,道:
“這戲曲麼,總是奪人眼球,故意誇張,各位不必太當真!”
那微胖老者喝了一口茶,抬起頭,冷冷道:
“各位可以去問問遼東逃回的難民,這出戏所說可有誇張?”
東側座位上一個人,低著頭,悶聲道;
“沒有誇張,當時慘況只怕還百倍於這戲中所現。”
他這一說話,茶樓各處,又有多人出聲。
說確實如此。
他們的親戚好友中就有身歷者逃回關內,真實情形只會更慘。
一時之間,人聲此起彼伏,議論紛紛。
到後面許多人都說萬歲要多徵稅,確實必要。
否則如遼陽情形。民間積蓄再多財富又有何用?
建州韃子一來,不但財物全被搶掠,連性命家人都保不住。
留著錢,不過是便宜了建虜禽獸。
建虜用搶掠來的遼民遼商財物,反過來又用以侵略屠戮大明。
啪的一聲。
有人一拍桌子,大聲道:
那捱了一百廷杖的錢士升,也是咎由自取。
如此不明事理。。
這樣的人把持朝政,豈非都是和袁應泰一般。
滿嘴仁義,說的好聽。
建州韃子打來,卻不濟實用,害了百姓。
最開始指斥皇帝的那四個書生,此時都臉色陰鬱,不發一言。
顯然他們也被剛才那出戏觸動了,以往深信不疑的觀念,有了一些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