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朱由檢覺得該告一段落了。

他的視線在八人面上一一掃過,發現徐爾一嘴唇囁嚅,似乎有意見要表達。

“徐愛卿,你有什麼話要說麼?是不贊同朕的措施麼?”朱由檢對著他問道。

徐爾一連忙搖頭,恭敬回答道:

“陛下方才所說的舉措,若從長遠大計上言,臣自然甚為贊同。”

“只是臣對這些舉措何時能實施,又如何能真正落實,頗有疑慮?”

“就如陛下說的內閣更換,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任免,翰林院改革,只怕沒那麼容易。”

“這爾等不必擔心。”朱由檢斷然說道。“兩個月後自見分曉,朕是要爾等預先做好準備,不要上任之後,手忙腳亂,茫然不知所措。”

徐爾一眼睛眨了眨,對皇帝如此有信心,似乎還是有些疑惑。

不過很快他決定不必糾結於這點了。

又皺眉道:

“臣還覺得當前最緊急之務,仍舊是遼東戰局。科舉變革雖然應該推行,但見效只怕也在兩三年後。眼下對付建虜最關鍵所在,臣認為就是支援東江毛帥。

“臣在邸報中看見毛帥多次陳述東江群島危急慘況。要求面見陛下陳述方略。陛下何不同意毛帥請求,讓他親赴朝廷述說明白,然後委以重任,如此大事可濟。”

“毛帥,朕當然要見!”朱由檢點頭,“不過不是毛帥到朝廷,是朕親自去皮島見他。”

嗡!

他這話一出口,在場眾人又陷入震驚之中。

殿內陷入沉默寂靜之中。

朱由檢當然知道,自己這個決定的驚人程度。

但他已經深思熟慮過了,要真正讓朝野上下一致同意大力支援東江皮島,就必須這麼做。

否則就始終是隔靴搔癢,上下離心。

皇帝親自去皮島慰問,對東江軍民計程車氣鼓舞,必然是爆炸性的效果。

不僅是自己要去皮島,而且朝廷內的重要官員,掌控輿論的清流領袖,朝野人物都要隨著自己一起去。

在這個問題上,只有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給毛文龍以真正的支援。

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給後金建虜以致命打擊。

他有意把自己的決定突然丟擲來,看看在場眾人的反應。

在場的這八人,是他看來最務實最理性的人了。

如果自己的決定,在他們這裡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援,那就更別指望拿到朝堂上,讓其他官員支援了。

過了良久,徐光啟沉穩的聲音最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去皮島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