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崇禎三年,這茅元儀當上了副總兵,奉命調覺華島計程車兵到關內。

本來朝廷已經發了軍餉。

結果茅元儀自作聰明,生怕士兵領到軍餉就脫逃,就扣留不發。

結果激起士兵譁變。

茅元儀被士兵捆綁,刀架在脖子上。

幸虧副將周文鬱等人苦苦哀求勸解,茅元儀才逃了一條性命。

就這樣一個連基本領兵能力都談不上,把戰爭想得和擺放棋子一樣容易的人,卻一直自命為軍事天才。

說起紙上談兵,茅元儀要是排第一,沒人敢排第二。

趙括、馬謖雖然歷代被嘲諷成紙上談兵的反面典型。

可這兩位,至少還能領兵帶兵。比起茅元儀來,還是強得太多。

“哦,汝倒是挺有自信。”朱由簡笑眯眯道。

茅元儀以為皇上被他言語打動,臉上顯出得意之色,驕傲道:

“陛下明見,為將者若不能自信,何以令士卒心服?臣自幼醉心兵事,蘊蓄積累深厚,方能如此。”

“哦,汝在天啟四年,是不是還曾經給當時首輔葉向高寫過一份信?”朱由簡似乎漫不經心地隨口問了一句。

茅元儀一愣:“信?什麼信?”

他自然是給葉向高寫過信,而且不止一封。

他雖然是布衣平民身份,但交遊遍及朝野,人脈之發達,朝廷高官對他也都要禮敬三分。

不過自己給葉相國寫信,皇上又怎麼會知道?

“汝忘記了麼?”朱由簡嘆了一口氣,眸子裡投向茅元儀的目光,微有戲謔之意。

“信裡說,只要聽了汝的建議,虜必定殄滅,如果不應驗,就請求殺了你合門三百口?”

“汝還說,掃滅建虜,只需要三萬人就夠了。”

“汝還說過讓你負責,三年之內就可以恢復全遼,是也不是。”

茅元儀更是愕然,這些確實是他信裡說過的話。

可是陛下怎麼會知道?

他兩頰微紅。

原本傲氣的臉孔,稍微露出一些愧色,聲音降低了一些道:

“臣對建奴實力的估計,原先確實低了一些。”

眼中光芒閃爍了一下,又提高聲音道:

“不過若是陛下能信任石民,委以大任,則臣擔保用七萬兵力,足可掃滅建奴。”

朱由簡又搖頭嘆息了。

這茅元儀還真的是迷之自信。

難怪他自稱和袁崇煥是生死患難兄弟呢。

袁崇煥覺得七萬就能守住,他更厲害,七萬就能掃滅。

朱由簡嘴角彎起一個弧度,微含譏諷之意:

“聽說汝最近寫了一本書:《督師紀略》,對遼事有不少議論?”

茅元儀又是一愣,皇上的訊息怎會如此靈通?

自己寫好《督師紀略》沒多久,正要刻板刊印,皇上居然已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