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事先對上級王之臣都沒報告!就這一條,你便是死罪”

“天啟七年,建奴要去打李朝和毛帥東江,你反和建奴配合,要去談和?何其昏聵!”

“建奴大兵調去打李朝和毛帥,老巢空虛。正是出兵攻建虜老巢的好時間,朝廷三令五申,讓你出兵,你卻不聽調遣,無一兵一馬渡河作戰。

“你如此不聽節制,你還有臉指責毛帥不受節制?”

“按軍法,你當時便該受死。”

崇禎越說越憤怒,繼續斥責道:

“因為你毫無作為,鮮國李朝被迫倒向建奴。

“毛帥的東江軍也大受創傷,這不是你導致的結果麼?”

“建奴打完李朝,再轉頭來錦州、寧遠,你袁崇煥又驚慌失措,先是拒絕寧遠救援錦州,又哀求朝廷發援兵到關外和建虜決一死戰。是也不是?”

“‘罄天下之力與之爭於關前,何如及今決之於寧錦?’這是你的原話吧?”

“‘拼此三萬五千人殉敵,則敵無不克。’這是你說的話吧?”

“好在建奴圍困錦州不過一個月,否則以你的戰略,除了讓我大明精銳盡數葬送,還有什麼結果?”

“你當時就因種種昏聵表現,引咎辭職。你如今居然還有臉覥顏再出?真是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一頓連珠炮似的痛斥,讓袁崇煥張口結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袁崇煥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只有十七歲的少年皇帝對天啟年間的遼東戰事,竟然如此熟悉。

所質問的,又恰恰都是他的要害。

朱由簡對自己能如此流利的斥責袁崇煥,也感覺有些意外。

他回顧一下,便發現,當自己想到要用袁崇煥奏疏裡的原話時,眼前就出現了原文。

這段歷史的資料,隨時都可以在眼前呈現查閱。

這確實給他帶來不少方便。

其他官員聽了崇禎的質問,內心震驚也不小。

他們以前大多隻是泛泛知道袁崇煥兩度守衛寧遠,想當然以為必定是袁崇煥能力蓋世。

誰知道,聽皇帝這麼一分析,裡面情形如此不堪。

崇禎最後痛斥道:

“袁崇煥,你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毛文龍。若不是毛帥的牽制,你天啟六年,天啟七年兩次都應該完蛋了。”

“你如今居然還要謀害毛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來啊,把袁崇煥給我拖下去,押入詔獄,嚴加審問!”

那原本押著袁崇煥的兩個錦衣衛,聽了,便把袁崇煥拖了下去。

袁崇煥面如死灰,也不再掙扎。

錦衣衛拖著他,就如同拖著一隻死猴子。

崇禎轉頭看向錢龍錫,冷冷道:

“錢閣老,你和袁崇煥勾結,罪也不小,是不是也應該讓三法司查一查?”

錢龍錫跪下,渾身發抖,顫聲道:

“臣有罪。”

朱由簡點頭,眼中光芒微微閃爍:

“朕念你畢竟是閣老,給你存些體面。王世德,你派兩個人護送錢閣老去刑部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