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許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家莊離著坊子礦區十幾里路。
一抬頭就能看到從礦區飄起的煤煙,遇到颳風,烏泱泱而來,那天也是黑色的;繞著莊子的還有一條彌河尾,河水很藍,清風吹來,漣漪微顫,親吻著它旁邊的山腳;郭家莊還背靠一座山,這座山叫蟠龍山。
蟠龍山,地勢不算太高,但,不矮,它的龍頭高昂入清晨的炊煙之中,它的龍身、龍尾直入彌河水裡
遠遠看去:淼淼的水汽、嫋嫋的晨霧,似夢似幻。
升在天上的那層雲就似巨龍吐出來的仙氣,隨風飄飄灑灑落下一簾雨珠,溼潤了山,溼潤了林,溼潤了崎嶇不平的小路;又像巨龍困了、累了,它的下半身在彌河裡遊玩、撲騰,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珠子從它的四周濺起來,慢慢舒展,好像是用一匹光滑的緞絲織成了一層薄薄的、亮亮的輕紗,覆蓋著河、圍繞著山一會兒縹緲,一會兒翻滾,一會兒柔柔向前分散……
郭家莊有這樣的風水寶地,自然吸引著富商巨賈和官僚。尤其在清朝與民國期間,有好多官僚到此避難。
許家是外來戶,可想而知他們怎麼來的?為什麼來的?但是,就在鬼子霸佔了坊子礦區以後,那一些富商跑了好多,只剩下幾戶,這幾戶包括許家,還有許家的親家閔家。
許家有三進三出的、大大的院子,每個院子又分跨院、西院和東院,每個院子除了一排長長的廳房、臥房、書房、堂房、糧房,大門口還有耳房,後院還有祠堂。
許家大院裡還有一個大大的花園,花園裡長亭樓閣,還有一個四通八達的魚塘,不能叫魚池,魚池太小,他許家的魚塘連著彌河的水,有河水就有魚,但,許家從不吃自家魚塘的魚,那魚很多,很大,更五顏六色……這個魚塘之上有一個月亮橋,橋身左右有假山,有古樹,更有石榴樹。
連著假山靠牆有幾處矮屋,那是許家下人居住的地方。
許家的院子比崔家要大幾十倍,不是一般的大,畢竟許家在清朝時期祖上是吃朝廷俸祿的鑲黃旗。
許家老太太:是許家最大的管事,家裡裡裡外外她一個人說了算,她六十歲左右。她是許家老太爺的第三房夫人,其他兩房都已經過世,怎麼死的無人知道。許家老太爺也已經過世好多年了。
這個老太太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也頂不起這麼大的家業。她穿金戴銀,服飾精緻,氣質雍容,臉色紅潤沒有過多褶皺,整體看上去是一個精美的老婦人,看模樣與她歲數有很大的差別,看小;一臉沉默,她的眼珠子一動就是她的話;一臉嚴肅,嘴角上揚,不溫不怒,不急不躁;右手一把小巧玲瓏的摺扇,左手一方繡工雅緻的手帕;一行、一步,帶著清雅又高貴的氣質。
她姓海,不知她的名字,家裡的下人都稱呼她許老太太。
許家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
老大許洪濤今年四十五歲,是鹽商。
許洪濤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許連成在北平當教員,沒有成家;老二許連盛在家與他爹經商,已成家,還沒有孩子。小女兒許連姣在國外留洋。
許家老二許洪亮,四十三歲,在坊茨小鎮上的德國領事館做事。他只有一個兒子,名字許連瑜,在南方上學,二十歲左右,非常英俊瀟灑。
許家的兩個女兒已經嫁人,只有老三最小,比顧小敏大五歲,時年十六歲,名字許婉婷,她的名字與她的其他哥哥沒有任何關聯,為什麼?沒人清楚。許老太太對她的這個女兒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小心翼翼地呵護。
許婉婷是許老太太四十多歲生的,這是她這一生最後的、最好的傑作,這個傑作非常完美,無論長相還是個子,還是琴棋書畫,都讓她驕傲,她的笑臉幾乎都給了她的這個小女兒。
許老太太的大女兒不常回家,畢竟嫁了人,也已經生兒育女。而,她的二女兒許洪黎,是莊上閔家的三兒媳婦,她雖然長得不算醜,心眼太多,快三十歲了沒有一兒半女,與她丈夫離多聚少。她討厭她的婆婆絮絮叨叨,更討厭婆家的規矩太多,不願意回她的婆家,住在自個家裡。
住在許家還有一個老男人,就是許老太太的哥哥,一個煙不離手的老頭。這個老頭清瘦的身體,見風就倒,可是,脾氣秉性太差,整天吆五喝六,不是許老太太壓著他,他都能飛上天,沒有本事,一身熊脾氣。
許家的管事是一個宮裡逃出來的太監,名字直明。他五十歲左右,說話像唱戲,長相更奇形怪狀。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他逃了出來,投奔了許家。許家的下人都稱呼他冥(明)爺。
許老太太稱呼他直管事。
“直管事,帶這個孩子下去,送到舅老爺的屋裡,讓他掌掌眼,問他可以不可以?他天天唸叨缺個替他挑煙的丫頭!”
冥爺急忙點頭哈腰,“是,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