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說了,那個時候就不是賣五十兩那麼簡單,少說得一百兩一石。”

“首選就是咱們江中龍米,而且只賣這種差的,大傢伙種出來的好米,自己吃。”

周滿出聲,也算是給大家指出一條明路,外加上給予一些希望。

一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拍手叫好,賣給自己人,價格高其實打心底還是不舒服,都是老百姓的,誰不知道誰啊?

可賣給其他王朝的人,管他死活,愛吃就吃,不吃拉倒,又不缺人買。

所以這個思路一說,江中郡百姓的確開懷大笑。

“說的好,賣給匈奴國的人,兩百兩一石。”

“都說大金王朝的米好,鄉親們,咱們以後認認真真種糧食,好好研究研究,到時候跟大金王朝的米比一比,看看誰的米最好。”

“是,跟大金王朝比一比,我就不信了,咱們大夏王朝種出來的米,還比不過他們?”

百姓們笑著開口,對未來充滿著憧憬。

“鄉親們,你們有這樣的想法,侯爺很開心。”

“不過,有幾件事情跟鄉親們說下。”

“第一,這一次收割的糧食,大傢伙自己留三個月的,其餘全部賣給官府,一部分官府儲存,一部分分給一些沒田的窮戶人家。”

“價格呢,按五兩銀子一石,先把這第一道難關渡過再說,這是侯爺的意思,大家也多多理解。”

“而且這次收割,不繳稅,鄉親們是多少就是多少。”

“這第二件事情,就是侯爺希望大家能繼續努力,四個月後,也到了下半年收取糧稅的時候,這糧食還是由官府直接全收,但這個時候要交稅了,新政告示已經貼在城門內,大傢伙自己可以去看。”

“侯爺的意思是說,八個月後,咱們屯了兩批糧食,就可以赴京了,一來是打響咱們江中龍米這塊金字招牌,二來是給咱們江中郡好好爭一爭臉皮。”

“一鳴驚人,讓朝堂文武百官震驚,也要讓天下人震驚,這就是侯爺的意思。”

“所以,大傢伙得憋一口氣,咱們憋好了這口氣,八個月後,別說大夏了,這東荒諸國那個不要被咱們江中郡震驚?”

“這第三件事情,就是侯爺已經劃了一塊地出來,這塊地一個月收割一次,收割的龍米適合孩童老人,還有身懷六甲的婦女進食,其餘地方,不到四個月,絕不準提前收割。”

“這是鐵律,各位鄉親父老萬不可因為一時之快,提前割麥,鄉親們清楚了沒?”

周滿宣告這三件事情。

這都是顧錦年的安排。

第一次不收稅,完全是讓江中郡百姓有安全感,大部分都有餘糧,也就不害怕後面的事情了。

只不過也要照顧一些窮戶。

這一點,百姓們非常理解,畢竟遭過難,同情心很足。

而這第二件事情,才是江中郡百姓上心的事情。

新政納稅,如今在所有族老的傳遞下,大傢伙都明白了,知道這是好事,按田地交稅,也沒有什麼不妥的,地多多交,地少少交,對很多老百姓都極其友好。

大傢伙也都支援,壓根就不難受。

眼下隨著周滿這麼一說,眾人還真是期待滿滿啊。

想想看啊,如果真等到八個月後,江中郡的存糧得有多少?

這要是交稅上去,舉國都要沸騰啊。

以後誰見到他們江中郡百姓不得高呼一聲威武?

納稅這玩意,只要不重,百姓都是樂意的,畢竟也是強大國力,如果交完糧稅後,還能裝一波,那更爽啊。

想到這裡,百姓們都不由傻笑起來了,真想看看滿朝文武聽到江中郡一口氣交納幾萬萬石糧食的表情。

一定特別豐富。

至於最後一件事情,百姓們更加不牴觸,四個月一割已經很不錯了,以往是五個月一割,半個月農作,半個月重新插秧。

現在四個月一折騰,相當不錯,大傢伙也知道,四個月真正成熟後,這龍米才能延年益壽,最重要的是,成熟後的稻穀,能壯陽啊。

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