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看到,只怕會感到無比的震撼,這場面過於可怕。

顧錦年的血肉,寸寸氣化,消失不見。

到最後,民意湧動,如同汪洋一般,在錘鍊著顧錦年的肉身。

如此。

轉眼之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

或許是因為天地大難即將來臨,也或許是大夏王朝與中洲王朝聯手,這半個月來,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亦或者是說,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沒有阻礙了。

大夏王朝,這半個月來,大肆建造不夜城,同時也在規劃東荒境內的圖紙。

發展民生經濟,是中洲大帝與永盛大帝共同的想法,不管未來變化多大,對於他們這種王朝而言,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要讓百姓吃飽喝足。

江中龍米,隨著一道道旨意之下,開始在大夏王朝全面種植,大金龍米也同樣繼續種植,兩者都有不同的好處。

糧食問題,永遠是第一位。

而就在今日,大金王朝在兩大王朝的壓迫之下,終於將龍鼎交出,雖然大金王朝不服,可還是老老實實交了出來。

東荒龍鼎得手,在永盛大帝手中,故而永盛大帝徹底放下心中的顧慮。

顧錦年相信中洲大帝,並不代表他完全相信中洲大帝,一直到東荒龍鼎到手以後,永盛大帝這才放下戒備,與中洲大帝徹底聯手,針對南蠻境。

時隔半個月,終於,兩大王朝打算聯手了,他們舉兵前往南蠻境。

南蠻諸國,大部分選擇投降,但依舊有部分國家,拼死抵抗,不希望被征服。

如此。

大戰爆發。

這是世人都不想看到的一幕,但沒有辦法,誰也不知道大夏王朝與中洲王朝為何一定要進攻南蠻境,只是兩大王朝的力量,在當世來說,就是無敵的存在。

除非上古族群復活,不然的話,一切都將毫無意義。

最終,大戰爆發。

大夏王朝派兵一百五十萬,再配合天穹龍舟,進行恐怖的打擊,中洲王朝則派兵兩百萬,明擺著就是要吞併南蠻境,不給他們任何一點希望。

不幸中的萬幸是,南蠻境諸國,只有部分國家參與了這場抗爭,大部分都選擇了投降,他們知道天命不可違,也知道大夏身後意味著誰。

顧錦年!

蘇文景!

兩尊聖人沒有制止這件事情,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幫助南蠻諸國的。

如此,大戰只持續了七天的時間,諸國的投降書文也紛紛遞交給大夏王朝與中洲王朝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南蠻諸國的確發生了流血事件,有十二個國家被滅,其中有三個國家,戰到最後一人。

這樣的氣魄,令人敬佩,但更讓人唏噓的是,在大世面前,頑強反抗太難了。

整個南蠻諸國,算是血流成河,至少有百萬人死在了這場大戰當中,天穹龍舟的可怕,毀天滅地,一顆雷暴彈就可以輕鬆解決十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南蠻陰雨連綿,彷彿天地都感到悲涼一般。

而就在這一日。

南蠻上空,一口龍鼎浮現,這是南蠻鼎,中洲大帝依舊豪邁,將這口南蠻鼎給予了大夏王朝,最終得到這口龍鼎之人,必是顧錦年,只要是這樣,他就沒有任何意見。

不過,南蠻之戰結束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怨魂。

隨著南蠻鼎出現後,整個南蠻境內陰雨連綿,烏雲滾滾,顯得格外的詭異,時常在夜晚之中,一些無人之地,響起一些鬼哭狼嚎之聲。

這很古怪,如此詭異的現象,平日裡根本看不到,古今往來又不是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曾經有一位將士,嗜血無比,怒斬三十萬降兵,引發過一定的天象。

但也僅此而已。

南蠻境整體都有詭異的變化,令人不安。

一些小道訊息也飛快傳出。

有人認為,兩大王朝聯手,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依舊侷限於爭霸,屠戮南蠻境,惹來神怒,也招惹天地反感,正在醞釀一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