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帝王之怒,罷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動盪【求月票】(第1/12頁)
章節報錯
朝堂當中。
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發生。
這場戰爭,無關一切,而是皇帝與滿朝文武的爭鬥。
是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爭鬥。
永盛大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李善身上。
他的內心,早已經怒不可遏。
自己是皇帝。
沒想到因為一件這樣的事情,居然遭到如此反對。
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他李家的?
一旁的太監劉言,臉色也不太好看,實際上如果可以的話,他是希望皇帝退讓的。
這朝堂當中的文武百官,任何一個,皇帝都可以隨意替換。
可當百官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股力量就很可怕。
百官請辭,這可不是小事。
一但皇帝激烈一些,會引來天下矚目,畢竟對於盛世而言,百官請辭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如果站在中間立場來說,這件事情的的確確是永盛大帝心急了一些。
東廠。
一把懸在百官頭頂上的刀。
沒有人希望自己頭頂上有一把明晃晃的刀。
尤其是,這群人並沒有什麼大奸大惡之人,再加上有一個相權在這裡。
百官之首。
這就好像設立一個機構,全方位盯著武將,無論是行動還是經濟支出,死死盯著。
你看武將鬧不鬧?
再說直接點,設立一個機構,專門把控各地藩王,一舉一動,包括收入支出,全部由朝廷來控制,這些藩王又不蠢,你這麼嚴格查我,那我就造反。
百盟書
百官也是如此。
設立機構問題不大。
畢竟出了這麼一件事情,國運都差點被竊取,但得讓自己人來監督,而不是讓一群太監,一群宦官,一群天之家奴來監督他們。
這樣的話,他們不願意。
誰要是同意,誰就可以等著溫水煮青蛙吧。
以後皇帝做錯了,是要說還是不說?
不說,倒黴的是百姓。
說,倒黴的就是自己。
這種機構,就不能讓宦官來當。
百官的意思很明確,他們跪在地上,摘掉自己頭上的官帽,放在地上,一個個沉默不語。
“好。”
“好啊。”
“當真是好啊。”
“十二年來,朕在位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唯尊儒術,納賢招士,聽諫言,每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