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立言?”

“顧錦年有這麼大的本事?”

“嘶,我沒有聽錯吧?顧錦年居然要為國立言?”

“古今往來,為自身立言者常見,為國立言?這是要做什麼?”

“為自身立言者,為聖人也,為國之立言者,為聖賢也。”

隨著顧錦年的聲音響起,無數人震撼不已。

如若今日是顧錦年立言,說些什麼激昂熱血之言,他們絕對不會說什麼,也不會有如此震撼,可顧錦年現在要做的事情。

是要為國家立言。

這是什麼概念?

滿朝文武都不敢為國家立言,天下這麼多讀書人,德高望重者也不少吧?

誰敢說為國家立言?自己都沒有立言,還為國家立言?

可顧錦年就敢。

不但敢,而且還凝聚出如此可怕的異象。

大夏書院,蘇文景望著這一切,眼神當中滿是震撼。

前些日子,他知道顧錦年因為和親之事,產生了心結。

所以他才會親自去找一趟顧錦年。

希望能讓顧錦年走出困境,只是在他看來,顧錦年這個心結太深了,想要解開需要一定的時間。

卻不曾想到,顧錦年沒有選擇解開心結,而是打破規矩,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這是他無法想象的。

面對和親,這件事情蘇文景都沒有半點辦法,他也認為和親不妥,可他找不到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只能保持沉默。

身份越高,地位越高,所思考的事情就越多,一時的熱血,一時的意氣,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尤其是自己也已經不是少年了。

可顧錦年做到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他打破了規矩。

宰相府內。

聽著顧錦年的聲音,李善陷入了沉默。

今日,顧錦年為國立言,如若成功,將會給朝堂帶來巨大的變化。

這個人若是再入朝堂,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沉默,心中盤算無數事情。

可此時此刻。

大夏京都。

所有人痴痴呆呆地看向顧錦年。

北門出口。

出嫁隊伍已經不敲鑼打鼓,熱鬧景象瞬間全無。

兩旁百姓在高樓之處,痴痴呆呆地看著這一切。

大夏王朝,這次和親,讓他們感到壓抑,感到憤怒。

區區匈奴人,娶大夏公主為妻,這本身就是丟人現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