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扶羅王朝有兩位皇帝,美稱雙聖臨朝。

左邊玉輦當中。

有七八道人影浮現,一名陰柔俊美男子,穿著金色四爪龍袍,端坐在玉輦當中,他一襲紫發,滿臉的玩世不恭。

而兩旁各自跪坐四人,皆是讀書人。

“諸位,此番大夏詩會,我父皇對諸位給予厚望,還望諸位能夠摘得頭籌,也好讓本皇子交差。”

“倘若誰能拿下第一,將大夏儒者踩在腳下,本皇子必會向父皇請命,將我四妹許配給其。”

“故而,還望諸位這次要好好準備啊。”

神羅三皇子開口,眼中含笑,看向這八人。

聲音響起,八人皆然露出喜色,但很快聲音跟著響起。

“三皇子殿下,大夏儒道,不過爾爾,尤其是大夏皇帝,得位不正,下面更是一灘爛泥。”

“恩,上樑不正下樑歪,大夏皇帝篡位登基,大夏所有儒者清流,早就死了,非要說也就是蘇文景稍稍還行。”

眾人開口,抨擊大夏皇帝。

“蘇文景?呵,也不過爾爾,他不是已經被朝廷詔安了嗎?以前某還敬重他,現在,名利纏身,不為儒道。”

“的確,我原來也很敬重這個蘇文景,現在再看,也是個偽儒罷了。”

“哎,想不明白,為何天命為何選擇他們,大夏王朝得九道天命,實屬不該。”

眾人議論,順便把蘇文景抨擊了一番。

“不,與他們無關,天命之說,應該是與國運有關,大夏王朝畢竟一統十國,還是沾了大夏太祖的光罷了。”

“否則的話,大夏也配九道天命?”

一名男子開口,對大夏十分仇視。

面對眾人如此,三皇子很是滿意。

可就在此時,一旁的玉輦當中,也傳來了聲音。

“不要小看大夏。”

“以往還好說,如今的大夏,可多了一個絕世大才。”

聲音悅耳,傳入玉輦當中,眾人不由沉默。

這是扶桑十公主的聲音。

“公主殿下所言之人,是最近風頭極盛的顧錦年嗎?”

神羅三皇子開口,直接詢問道。

“恩。”

後者澹澹回答,從玉輦當中傳來聲音。

“呵,公主殿下有些多慮了,這個顧錦年,本皇子並不認為他有什麼絕世大才。”

神羅三皇子笑了笑。

不以為然。

而其餘人也跟著開口了。

“三皇子所言,的確無錯。”

“這顧錦年,我倒是有些瞭解,他是鎮國公之孫,年幼時紈絝無比,做事囂張跋扈,若不是世子之位,不過芸芸眾生罷了。”

“然而,自他溺水之後,顧錦年便一發不可收拾,突兀之間,寫出名詩,而後著千古文章,再寫鎮國詩,千古詩,為民伸冤。”

“倘若換任何一人,某一定敬佩,可換這個顧錦年,某隻感到噁心。”

有人出聲,點評顧錦年。

此話一說,頓時引來眾人好奇。

“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