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工的設計卻是有,但是大多一眼就能看出來。

經過實驗發現優異的地方才會進行研究,但真要是抱有多少期望……還是得看爆炸結果。

而這一份……根本不像是出自鉗工之手。

不說他們最佳化過的裝置怎麼樣,能夠有之前那麼高的上限,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高的基礎!

就算是最初的設計,能夠承受三百當量的tnt爆炸,他們四五年前的設計也就是這樣。

達到如此程度,肯定不能說是失敗,要不然他們前些年都白乾了嗎?

其實這種設計對個人而言是非常優秀的。

當時發到外面的設計理念之類的資料也沒有太多,就算是全發過去,單單一個人也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熟悉。

更何況,就目前這項最佳化過的設計,整體也透露這一種詭異難言的氣息,讓這位堅信資料的老工程師心中很是彆扭,這才沒有選擇提取其中優異的部分對現在擬定的設計進行改良。

現在,他的心中隱隱有中明悟。

設計,不一定要用科學,甚至不一定要完全懂。

千錘百煉的技藝,自然誕生神奇。

不一定有資料才能設計刀槍弓箭,很多古代的兵器讓現在來設計,可能重量、長度、材質相差都不是很多。

就像是中醫用藥裡面的當歸,進行檢驗的時候各個部分的成分是一樣的,當歸頭,主止血,當歸身,主補血,當歸尾,主活血通絡。化學、生物解釋不了。

就像是現在的這項設計,都是帶入的基礎數值進行設計的,卻讓他和學生都感覺十分的怪異,完美又不完美。

這是透過身體基因本能和思維靈感進行的一項設計,可能是另一門更加神秘的學科誕生的神奇。

尚時說完之後就沒有在說話,他相信自己的老師更加理解其中隱藏的價值,只是用眼神希冀地看著老師。

白髮老者此時也進行著激烈的頭腦風暴,愧疚肯定是有的,自己這邊拿著別人的成果,卻誤會了他,還否定了他的努力成果。

不過更加重要的是,科學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條神秘的通道。

它模糊不定無法看清,無法確定對錯可能都不能判斷,甚至根本無法用‘科學’的語言進行解釋。

就好像科學的另一種開啟方式。這對於一位研究者而言充滿了無窮的誘惑力。

但是,現在他們有更加嚴峻的任務,為此,他們犧牲了太多太多,無數的人付出了也太多太多,其中不乏有生命和健康,畢竟他們的研究專案是核!

“他的年齡有多大?”

“二十一歲!”

尚時連忙回了一句,他的雙眼隱隱顫動,能夠緊扣基礎數值這代表著有一定的知識水平。

一個不到一年就能達到八級鉗工的天才,一個不到一年就能有大學畢業的學識,這種研究同伴當真是讓人畏懼的發抖又激動的發顫。

怎麼可能如此年輕?

他有些明白此時學生的想法了,過來說這件事是想把人給招來!

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嫉妒別人的優秀,更加擔心的是孤單和無法進步。

而現在,就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要是對方努力學習,尚時時時刻刻都有被超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