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易傳宗痴傻的毛病完全好了,並且也不是小孩子的智商,就好像正常人一般,這就讓人很放心。

看著那遠去的人影,易傳宗又抬頭看了看三十四米的城樓,他的眼神頓時飄忽起來。

真的來到了六二年……

上一秒他還是二十一世紀一名成熟的快遞員,下一秒跨越了六十年的時間,變成了向陽村一個二十歲同名的傻子。

一醒來,岸邊圍著他的一群人就高呼,“騾子,騾子……”

一開始他的很是迷茫,甚至有些驚恐,畢竟一群穿著土不拉幾,甚至穿著都不如工地上面搬磚的工人,最多也就是乾淨點,他差點以為自己被綁架了。

緩了緩神之後,易傳宗還傻傻地朝著周圍看,找騾子到底在哪,後知後覺地知道村子裡面那些人是在喊他。

當時他差點直接翻臉,只是繼承了前身的一點記憶,雖然記得的事情很少,但是周圍這些人的面孔他還是熟悉的,這才忍了下來。

之後他漸漸理解了這些人叫他騾子的原因,不只是他平時上廁所時見到的特長。

還有在村裡幹活掙工分的時候,那些田裡的活幹起來和玩一樣,折騰半天渾身有勁,最多也就是呼吸急促一點,稍微出點細汗,但要說累,那是一點都沒有!也就是熱熱身吧。

當時可把易傳宗高興壞了,這種情況和在二二年送快遞完全不同,送快遞雖然也需要消耗一些體力,但是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車上,他在那邊是個一百八十斤的胖子。

如今換個身體同樣一百八十斤左右,卻是一身腱子肉,那種感受完全不同,渾身充滿了力量不說,就連蹲廁的時候感覺彎腰都更容易。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易傳宗無父無母,之前還是個傻子,起個賤名就是為了好養活。

因為沒有家人,易傳宗晚上去鄰居家蹭飯,面對鄰居一家人肉疼的表情,他硬著頭皮一頓吃兩斤窩窩頭,四碗糊糊,只有七成飽。

其實他是想吃飽來著,但是那天做的晚飯已經沒了,他只能悻悻作罷,畢竟也是吃了人家五口人一天的口糧。

他雖然身強力壯,勞動比較多,掙的工分也多些,但是工分也不夠他吃飯的,還是多虧了大爺留下的錢。

就這樣頓頓窩窩頭,稀糊糊,易傳宗艱難生存了半月,村子裡面的人發現他不傻了,才讓他跟著村委裡的幹部來到這四九城。

而在這裡,他還有一個大伯叫易中海。

想到這裡,易傳宗的雙眼之中有些複雜,對於這位大伯他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鄉親們的補充,他了解得更加全面了。

易中海在第三軋鋼廠上班,是一名光榮的工人,並且還是廠子裡面唯二的八級鉗工,住在南鑼鼓巷一座三進院的四合院裡面。

同時他也有些明悟,自己並非不是隻穿梭了時間,還到了一部電視劇《情滿四合院》裡面。

易傳宗比村民們知道的還要更多,比如這位大伯,也就是他的這位大爺,現在可能時間早點,但是一個月的工資應該也在九十塊左右。

在這個一般家庭收入也就是二三十塊錢的時代,他這個大爺一個人的工資頂三個人,工資是易傳宗的十幾倍。

此次易傳宗就是來投奔自己大爺的,爭取在這四九城找個工作,然後在這裡安家落戶,響應前世集體開放三胎的號召,在這生他十個八個的娃,拿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