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恐怖的現金流(二合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許小強演好了,未必不能成為京影教科書!
這真不是誇張!楊逸之前拍的很多作品,都被京影奉為經典,經常被老師們拿來給同學們拉片,更不用說很多藝考試題還引用了他的電影或者微電影。
“票房不多無所謂,咱們賺錢的電影拍得多了,也確實需要拍一些有深度的電影來調劑一下。文藝片這方面的觀眾不多,但未必不能爭取他們成為咱們的粉絲!”樂澤翰輕輕地點頭。
“逸哥,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試一試吧!”廖春生越聽越感興趣,“對了,逸哥,你這個劇本的名字叫什麼?”
“《Hello!樹先生》,是講一個名字叫樹的農村男青年的故事。”楊逸說道。
“嗯,這個片名聽起來就很文藝!”金龍波笑道。
金龍波對文藝片完全沒有興趣,聽完之後,就只想踏踏實實地拍自己的電視劇。
說完了明年大家工作上的安排,樂澤翰便跟楊逸還有大家討論起了木木影視未來的發展規劃。
“咱們現在公司的賬上躺著五十個億的現金流,除了投資拍《流浪地球2》,咱們也可以考慮一下其他的投資計劃”樂澤翰說道。
沒辦法,楊逸實在是太賺錢了,電影、電視劇各路開花,國內市場、海外市場都瘋狂進賬。他們的各個專案只有賺多賺少的區別,不,應該說是賺得很多和賺得普通多的區別,壓根就沒虧過!
所以,再加上從好夢娛樂那邊分到的錢,即便這些年他們也分紅分出去了不少錢,公司的賬上還是留存著五十個億左右的資金(光是木木影視的)!
這些本來是留下來用於公司未來發展的,可五十億也太多了,就算他們不跟其他投資方玩了,自己投錢給《流浪地球2》,那這五十億也足夠楊逸拍差不多八部《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2》的預算提高了,畢竟不是當初的物價,現在他們計劃用6.5億的預算去拍《流浪地球2》)。
顯然,他們不可能只靠自己,不帶別人一起玩,朋友多多,路才好走。
“嗯,該花就花,該投資就投資,不過要看這些專案符不符合我們公司的長期發展需要。”楊逸點頭。
樂澤翰跟他之前就透過氣,他知道都有哪些計劃,而且他也提出過自己的想法。
“其實眾多投資之中,最划算的還是購置不動產,咱們有這麼多錢,買一棟寫字樓,或者自己買地,找靠譜的建築公司幫咱們建一棟寫字樓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發展到現在,也應該有自己的辦公樓,老是租別人的,就沒有一點大公司的氣質。咱們木木影視,好歹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影視公司吧?”
樂澤翰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讚許。
“必須是啊,咱們雖然規模沒那麼大,但論賺錢能力,妥妥的業內第一!”金龍波自豪地豎起大拇指。
“對,我也是這麼覺得。而且搞一棟自己的寫字樓有很多好處,首先租辦公室的錢省了,然後我們自己用肯定用不完那麼多層,租給別人,也能每年有一大筆租金、物業費的收入。錢是有可能貶值的,這些不動產不會啊!京城的樓,到什麼時候都值錢!”樂澤翰笑道。
“你估計這方面要花多少錢?”楊逸問道。
“十六億到二十五億的預算吧,去年離咱們這兩條街吧,有一棟寫字樓出售,二十五層,賣了二十三個億。我們自己買地來建的話,應該能省一點,大羽今年買了一塊地,建築面積五萬多平方,計劃投資總共十五個億去建他們的辦公樓。”樂澤翰讓人做過調查,這些資料都不是隨口說的。
直接買現成的辦公樓,還是買地建樓,現在還沒法確定下來。畢竟買現成的辦公樓,得別人有現成的辦公樓給你買才行,位置、環境、質量、價格等等都要相互匹配。
買地建樓也一樣,京城的地本來不多,每出讓一塊競爭都很激烈,他們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拿得到喜歡的地塊。
這些都要講緣分!
不過,有了這個計劃,後續推行起來也會比較迅速,就等緣分到來了。
“剩下的錢,我們也不能全花了,錢都是要花在刀刃上,花在最符合我們公司發展,符合我們理想追求的方向上。逸哥說他有一個投資我們國內電影工業的計劃,逸哥,這個你來說一說?”樂澤翰先幫楊逸鋪墊好。
楊逸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仔細的計劃,他就是想用公司一部分的資金,來做之前一直就想做的事。
“雖然這些年,我們國內的電影拍得越來越好,但我們國內的電影工業,跟好萊塢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個老金應該感受比較深。”楊逸說道。
“對。”金龍波點了點頭。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總是說國內怎麼怎麼不行,也應該拿出一點實際行動來。比如說我們可以選擇一批特效公司,或者是電影特種裝備公司等等,它們需要具備相當的發展潛力,人才儲備也比較足,只是因為資金緊缺,很難發展起來,甚至是活不下去,隨時都有可能倒閉的。我們給他們注資,同時也給他們搭建橋樑,去好萊塢學習優秀的技術.”楊逸說道。
“還有就是可以參與到咱們的電影裡,像逸哥你拍的《流浪地球》系列,都是很好的鍛鍊機會。”樂澤翰補充。
他其實還是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
反正他們注資了,木木影視也擁有了他們一部分的股權,把這部分錢給他們賺,不也等於木木影視也賺了一些嗎?
“對,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幫助這些國內電影工業的基石發展起來,至少是給我們國內的電影工業增加了很多火種。等他們積累足夠了,我們中國的電影就有了超越好萊塢的機會!”
楊逸很想看到中國電影超越好萊塢的那一天,但這不是他一個人拍拍電影就能實現的。想要超越,就必須全面超越!
“逸哥,除了投資這些公司,我覺得你也可以搞一個類似青年導演孵化計劃。不用很多錢,一兩個億的資金,可能就能幫助到一些咱們中國很有潛力的導演拍攝出他們人生之中第一部電影。”廖春生聽了很久,也說出了他的想法。
“對,這個可以有!澤翰,你看看可行性,也讓大家拿一個方案出來。”楊逸點點頭,笑道,“公司可以出錢,我到時候也個人出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