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根本看不完(二合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的海外票房統計要等到年底才陸續出來,但最終的結果讓很多內地的影視人大跌眼鏡!
它在海外拿到了總共3.5億美元的總票房,雖然這個資料跟《楚門的世界》,還有楊逸拍的恐怖片沒法比,但對比起第一部《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的2.8億美元,它的海外票房成績是不降反升,甚至已經很接近《流浪地球》創下的國產電影的海外票房記錄——3.6億美元。
正是有了海外票房成績的支撐,《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的全球總票房達到了71億人民幣,跟《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的全球總票房僅僅只是差了1億!
原本藉口嘲笑《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國內票房“拉胯”,從而批評楊逸太過自信導致系列電影遭遇滑鐵盧的影評人和娛樂自媒體們也都傻眼了。
你說它票房差,它國內的票房確實下滑了很多,但你說它成績不好,它又拿出七十多億的成績單打了你的臉。
“只能說,楊逸在海外就是一個bug!別人的電影要麼是海外有點熱度,國內就遭到封殺,要麼是國內票房火爆,國外卻無人問津。楊逸卻是拍一部火一部,國外的粉絲數不勝數。”有一家自媒體悻悻地做出辯解。
其實也沒有這麼誇張,楊逸的電影並非每一部都能火爆全球。
像《白日焰火》,它跟《流浪地球》同期上線海外電影市場,而且還有柏林金熊獎的光環,但最終的海外票房成績也僅僅達到了0.6億。
雖然這個資料比大多數國內電影的海外票房都高,但跟楊逸的其他電影比,確實差了很多。
真正能在國外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也就《流浪地球》和《黃飛鴻》系列。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之所以能在西方世界拿到那麼高的票房,主要還是因為這部電影拍出了西方人喜愛看的東方功夫。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武術就是這樣,神秘而且詭異,打起來如行雲流水,令人賞心悅目。”
“其實說白了就是刻板印象,黃飛鴻系列就是這樣,西方人可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而且文明的中國。看到拖著長辮子的黃飛鴻,看到愚昧無知的中國人,看到任由他們先輩們霸凌的弱小的中國,他們才能找到一點自信。楊逸為了討好這些西方觀眾,真的是無所用之不及!”
“樓上的大哥是不是隻看過楊導的黃飛鴻系列?真當他沒拍過《流浪地球》啊?《流浪地球》的中國跟現在一樣是世界強國,而且在星辰大海的探索中充當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你怎麼不說《流浪地球》討好西方觀眾?《流浪地球》的海外票房可是比《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還要高!”
有人想借機上綱上線,但很快他的發言就被無數心明眼亮的網友們給嘲弄了回去。
其實,到年底的時候,萬眾期待的《流浪地球》續集——《流浪地球2》的宣發已經慢慢鋪開了。
不過,點燃2032年第一把“科幻火焰”的並不是《流浪地球2》,而是2031年年底在悅讀上線,同時也在全國各大圖書銷售平臺、線下知名書店都有銷售的《三體》三部曲!
悅讀為了力推《三體》三部曲,可以說是投入了非常高的宣傳資金去做市場營銷。
首先,不用做過多介紹的網站預熱宣傳!各種顯目的橫幅推薦,APP的各種閃屏、開屏、彈窗推送,在《三體》三部曲正式開始發書之前,就在花樣百出地宣傳了,就算是再佛系的網文讀者,也都知道了楊逸有一套叫《三體》的科幻即將上線。
然後是地鐵廣告、公交車廣告等等廣告的狂轟亂炸。
這個效果就非常好,楊逸的粉絲中,除了武俠迷以外,其實看網路的人並不多。
但不看網路,不代表著他們不看楊逸的啊!
既然是掛著楊逸的名頭,而且還有科幻題材的吸引力,很多粉絲們都紛紛掃碼下載了悅讀的APP,期待起了《三體》這部。
還有像直播推介、網路名家沙龍的討論等等
其實,悅讀這麼賣力地宣傳《三體》,受益最多的還是它自己。
要知道,楊逸的名氣可是破圈的,他的名字甚至還被影視劇投資圈推崇為流量的代表!他們宣傳《三體》,讓楊逸的粉絲們、好奇的路人們知道楊逸創作了科幻,還準備釋出在悅讀平臺上,瞬間都不知道為悅讀APP引流了多少新使用者!
在《三體》三部曲還沒正式上線之前,大家看著空蕩蕩的正文內容也沒什麼事做,就紛紛湧入評論區討論起來。
“楊導真的跑去寫了?有這個功夫,幹嘛不多拍幾部電影?”
“我必須得吐槽幾句了,楊導不務正業地去寫什麼《三體》啊?你知道我等你的電視劇等了多少年嗎?《去有風的地方》之後,我就沒看到過有什麼又甜又溫馨的好電視劇了!”
“你們不會真以為楊逸去寫是不務正業吧?《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都賣了多少年,現在還在暢銷榜上呢!這兩部還不是掛他的名字,楊逸很能搞事情,居然用了一個叫金大俠的筆名,不知道是不是怕書不受待見影響到他本尊。”
“講道理,楊逸要是不拍戲了,跑去寫一點問題都沒有。他都能寫那麼多劇本,而且每年高產如母牛,你說他能不能寫好呢?很多編劇其實都是很厲害的作家。”
“《三體》這個書名太短了,沒看到正文根本猜不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是指有人長出了三個身體?或者他有三個身體這樣的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