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馬丁對《流浪地球》的成績很關注,確實有眼饞《流浪地球》這個大IP,希望從中分一杯羹的想法。不過,他並不是貪得無厭,嫌《電鋸驚魂》系列IP賺得不夠多。

“我想讓好夢娛樂跟木木影視形成交叉持股.”沈馬丁沒有拖泥帶水,很快就把他的提議說了出來。

交叉持股,最簡單的理解就是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B公司持有A公司的股份。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交叉持股能穩定公司的股權結構,防止公司被惡意收購。

這一方面,木木影視倒不需要太擔心,楊逸手中的股票實在是太多了,誰也撼動不了他的地位。

但好夢娛樂不太一樣,楊逸和李夢菲在好夢娛樂裡持股51%,沈馬丁持股49%,再加上漂亮國的人玩金融方面的把戲很厲害,要是沈馬丁出了什麼么蛾子,楊逸傾注在好夢娛樂上的精力、作品、IP等等,都有流落他人之手的風險。

兩家公司交叉持股,一部分股權就會被固定下來,同時楊逸對兩家公司的掌控權都能得到提升,自然可以減少被別人惡意收購的可能。

另外,好夢娛樂和木木影視兩家公司交叉持股,也相當於兩家公司多了一條明面上的紐帶,更加方便兩家公司在資金、技術、資源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這其實才是楊逸比較看重的一個交叉持股的好處。

他之前願意去好萊塢拍電影,不就是想著能“曲線救國”,利用好夢娛樂打造出他楊逸在海外的金字招牌,這樣才方便他其他的國產電影走出國門,在國外也能獲得影迷的喜愛嗎?

《流浪地球》就是他完成“曲線救國”的最好案例!

如果好夢娛樂和木木影視交叉持股,與此同時兩家公司成為一致行動人,一同投資他拍的電影,那以後他在國內拍的電影會更容易送到海外上映。

與此同時,他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跟國外的影視團隊達成合作,把一些我們需要的影視技術,前沿的拍攝理念引入國內,促進中國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

交叉持股也不是沒有弊端,在資本市場上,交叉持股很容易形成內幕交易,或者虛增成本影響普通股民的利益。

不過,不管是木木影視,還是好夢娛樂,楊逸都沒有計劃上市。

沈馬丁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楊逸不同意,再加上楊逸拍的電影都太賺錢了,根本不需要融資就賺得盆滿缽滿,他便打消了上市融資的念頭。

他們一部《電鋸驚魂2》就賺了接近六個億美金的純利潤(票房好的電影IP續作能拿到更高的分成),上市融資效果都沒有這麼好,還得把本來屬於他們自己的分紅分一大塊給股民。

所以,既然沒有計劃上市,這些弊端就可以暫時不提了。

沈馬丁提出的這個交叉持股計劃,也不是為了讓他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他還主動提出了把自己29%的股權拿出來,9%給楊逸和李夢菲,讓楊逸和李夢菲的持股比例上升到60%,另外20%給木木影視。

而木木影視那邊,楊逸和其他股東們同樣要勻出20%的股份給好夢娛樂,但沈馬丁沒有要求楊逸付出更多,不需要同樣分出9%股份給他。

“這樣一來,你不是虧了嗎?好夢娛樂拿木木影視20%的股份,只是相當於你獲得了木木影視4%的股份。你用29%的好夢娛樂的股份換木木影視4%的股份?”楊逸有些理解不了沈馬丁的想法。

沈馬丁自願犧牲自己的股份,換來的只是好夢娛樂對木木影視的持股。

關鍵是好夢娛樂那邊,全都是他自己犧牲啊,楊逸啥也不用付出,就躺著賺了9%的好夢娛樂的股份,以及交叉持股得到的股權增益。

“是的,我打算把我在好夢娛樂的股份降低到20%”看到楊逸困惑不解的樣子,沈馬丁笑了笑,跟他說,“這其實是我父親的意思,他說我在《電鋸驚魂》系列上已經賺得足夠多了,人要懂得知足,這樣才能長樂。”

原來,沈馬丁主動要做出的犧牲,其實是沈會昌老爺子的高瞻遠矚!

他看到了《電鋸驚魂》系列連續兩年獲得的優秀成績,也看到了楊逸在電影行業,甚至是在海外市場上同樣具有的強大商業潛力。

沈馬丁在好夢娛樂當CEO,看著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公司財務報表能讓很多上市公司眼紅。

但實際上,他的貢獻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說隨便換了別的CEO也一樣能做出跟他差不多的水平,甚至可能會更好!

反正都是坐掛車,反正都是讓楊逸帶飛,誰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