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劇組在東北循序漸進地拍攝,看上去波瀾不驚,歲月靜好,但網上還是時不時地爆出它相關的一些路透照、一些花絮新聞,有些新聞甚至還衝上了熱搜,引發了全國網友的熱議。

沒辦法,誰讓這部劇知名度那麼高,早在年初楊逸宣佈這個拍攝計劃的時候,無數劇迷都牽腸掛肚,無時無刻不盼著它拍攝,期待著它的播出呢?

當年的《隱秘的角落》有多火,現在就有多少網友關注著這部劇。

“終於開始拍了,一年又一年,都三年過去了,楊導你知道我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嗎?”

“雖然《去有風的地方》、《狂飆》、《天龍八部》都很火,但沒有一部劇能取代《隱秘的角落》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只想看懸疑劇,而且是看楊導拍的懸疑劇!”

“《狂飆》也算是懸疑劇吧,雖然又是反貪又是打黑除惡,主旋律了一點,但我當時看得很爽。”

“《狂飆》不是楊逸當的導演,而且劇情略顯拖沓,《漫長的季節》跟《隱秘的角落》一樣,都是十二集的劇情,肯定會好看很多!”

“《漫長的季節》最讓我期待的是它以我們大東北工業變革為背景拍攝的,這種劇就只有楊導才能拍得出來,也才拍得好!因為他對這段歷史是有著切身體會的!”

“看到新聞說主演裡有郭益老師,我那個期待值就已經拉滿了,楊逸和郭益兩個東北人強強聯手,這劇絕對精彩啊!”

只是很可惜,即便是偶爾有記者拍到劇組演員的照片,那也很難滿足網友們對《漫長的季節》的強烈渴望。

畢竟現在這部劇才剛剛開始拍,拍完之後還有製作、稽核等流程,大家想要看到它的播出,估計還得等上半年功夫。

“可別像《天龍八部》那樣,說立項炒作半年,拍攝又持續半年,然後播出還隔上半年。光釣著大家的胃口了!”

“還是當年《隱秘的角落》夠意思,聽說拍完隔不到兩個月就播出了,直接在網上播出,不用開會員不用超前點播,大家看得也很爽。”

“我其實不在乎它拍多久,也不在乎什麼超前點播,楊導只要用心對待這個作品,拍得好看了,我也願意花錢去看,支援楊導的創作。”

“別的就不說了,趕緊搞出來吧,大家等了三年,就盼著楊導您這部劇啦!”

也許是官方注意到了《漫長的季節》在網上的熱度,楊逸他們劇組的歲月靜好沒多久就被打破了。

“逸哥,剛剛市裡通知我,後天省裡的大佬要過來視察。”

樂澤翰本來都買了機票要回京城了,在機場接到電話趕緊取消掉行程,重新跑回到劇組找楊逸商量。

這可是超級大的大事啊!

雖然他們劇組開拍之前,也受過鶴城領導的關心,但這個領導跟那個領導能一樣嗎?級別差得遠了!

省裡的大佬,那就不只是他們黑省大員那麼簡單啊,人家前面還有一箇中字頭的頭銜呢!

“過來視察什麼?我們劇組就是拍戲,有什麼好看的?拍戲的鋼鐵廠也不是咱們的啊,總不能過來視察一堆廢墟吧?”楊逸聽了覺得奇怪。

他第一反應居然是莫名其妙的,一個大領導跑來視察,然後整個劇組都得擱下工作陪著,這得多耽誤他們的拍攝程序啊?

“所以咱們得協調,把有好看的景的部分往前挪一挪,安排在後天去拍。市裡說了,咱們還是正常拍,不過也別拍太多,大佬過來之後,讓他看一段你們片場拍攝的正常過程,然後就把主要演員組織一下,跟你一塊和大佬一起開會。”樂澤翰簡述了一下市裡通知他的那些要求。

“這叫正常拍?不如說是咱們重新編一個劇本,叫‘大佬到來的這一天’,大家陪著他演一天戲得了。”楊逸好氣又好笑。

“逸哥,伱可別搞事情啊,咱們可惹不起這麼大的大佬!就耽誤一天功夫,好好哄著,送走就行了。要是亂來,到時候咱們在你東北老家拍戲都不好搞!”樂澤翰心驚膽戰地說道。

“我知道,我就是吐槽一下,覺得咱們拍戲的人何德何能,會受到這種級別的大佬的關注。不過既然他要來,我們確實是得小心應對。你覺得我們選什麼場景來拍攝更合適?”楊逸擺了擺手,笑道。

“我能想到的只有兩個,一個是維多利亞舞廳,另一個是咱們為了拍那幾個場景,專門包下來的那幾片玉米地。”樂澤翰坐下來,翻了翻劇組的佈景資料,想了好一會兒才說出他的想法。

“苞米地的景確實可以,不過那裡的戲上個星期都拍完了,你要是想用這個景,得趕緊通知美術組,讓他們給還原一下。應該苞米地還沒退回去,不過還是先去看看吧,別我們沒安排人去管了,苞米讓人給收割了的情況。”楊逸提醒一聲。

他們包下的那幾片玉米地,嚴格來說,是連最後收穫的玉米和杆子都歸屬於他們劇組的,錢都給過了。

劇組肯定不會提前去安排收割機去把玉米都收回來,因為整部劇還沒完全拍完,保不準楊逸還有什麼鏡頭需要回到玉米地補拍的。所以即便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還是繼續留著玉米在地裡,保留著原來的模樣。

但他們現在已經把拍攝的主陣地挪到了“樺鋼”的取景地,也不會繼續留著人手在玉米地那邊蹲守著,不好說會不會有附近的村民跑去採摘這些無人看管的玉米。

現在如果要重新用到那幾片玉米地了,劇組就得派人去看管和照顧好這些玉米,還要重新把鐵軌鋪上,把他們訂製的火車模型重新運過去,工作量確實很大。

“我先問問市裡的意見,接待什麼的他們肯定會有一套流程。”樂澤翰用手機拍了幾張玉米地和“維多利亞舞廳”的佈景照片,起身去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