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談了近兩個星期的《大佛》的改編,最終還是沒有談攏。

跟《調音師》的情況差不多,楊逸提出的自己給劇本,以及要按照他的模式來拍,不能任意篡改他提供的劇本和拍攝思路等等要求,讓孔耀傑覺得難以接受。

“石老師,沒事,合作不成仁義在,而且,我們楊導還是您指導過的演員,以後肯定還會有合作的機會。”

樂澤翰送石豔秋去機場的時候,還在說著客氣的話。

這次是石老爺子特意跑來京城,確實是很有誠意地找楊逸談《大佛》的改編合作。

但楊逸不希望這部好電影被別人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他不是很信任的導演,便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條件不鬆口。

“對,以後還有機會合作。我其實是替小孔感到可惜,他”

石豔秋欲言又止,最後搖了搖頭。

楊逸的條件,石豔秋其實是想答應的。

從他的角度看來,楊逸拍的電影、電視劇,無論是從商業性上,還是從藝術性、思想深度上,都是要比孔耀傑強的。

能有楊逸出劇本,還給你畫分鏡圖,指導你怎麼拍,就相當於是跟著楊逸學他的理念了,到時候電影導演上還能署自己的名字,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也就孔耀傑腦子秀逗了才會拒絕。

很顯然,已經四十多歲了的孔耀傑還是沒能正確認識自己,他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理念,堅守著自己所謂的傲骨,寧願不拍《大佛》這部他也很喜歡的電影,也不願意接受楊逸的劇本和指導。

不過,這就是孔耀傑,如果能知錯就改,他也不至於年少成名之後就一直走下坡路。

而且石豔秋也責備不了孔耀傑,因為他也是一個執拗的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石豔秋還能看得清楚何為利弊,但這個事換成是他走到孔耀傑的位置和處境,他肯定也不願意答應楊逸如此“苛刻”的要求。

將心比心,作為曾經獲過獎的導演,孔耀傑有他的驕傲很正常。

石豔秋這幾年不留遺力地幫助孔耀傑,何嘗不是因為孔耀傑和他的性格很像?

同時,石豔秋看到了孔耀傑在導演能力上的才華,惜才的他,才在《導演新生代》節目結束之後,把孔耀傑簽到了自己的知秋影視旗下,還給他找資源拍電影。

但現在看來,自己的這番心血還是白費了。

回到魔都後,石豔秋有些身心俱疲地休息了兩天。

偶然拿起手機看看新聞,才忽然發現,今天的熱搜居然又被楊逸給佔了不少!

而且,這些熱搜跟楊逸準備上映的電影《長江7號》關係不大。

“短片?”

石豔秋看到短片兩字,還以為是他們和木木影視的商談被捅到了記者那裡,但仔細一看,其實人家說的是楊逸新上線的短片《老男孩》!

“#春節前楊逸再現王炸短片,馬世清一首歌唱哭所有老男孩。”

“#煽情還得看楊逸,《老男孩》讓八零後九零後哭成了狗。”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患難與共的兄弟,《宇宙探索編輯部》原班人馬在《老男孩》再次重聚。”

“#揭秘老男孩們背後故事,悅視上線《楊逸的導演實拍課》之《老男孩》幕後特輯。”

這些熱搜,讓石豔秋對楊逸的這部短片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他在網上一搜,很快找到了悅視平臺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