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嫣,爸爸來陪你看書,好不好?”

楊逸笑著搖了搖手上拿著的兩本繪本,小芋泥迅速抬起小腦袋,眼睛都亮了起來。

“燙燙!”

她喜滋滋地揮舞著小胳膊,在椅子上興奮地來回踩起了小腳丫子。

小芋泥說話的水平其實是比不上同齡小朋友的,她走路、動作學得都很快,但說話就不太願意跟著大人學。聽是聽得懂的,可是你想要她學說話,那真的比登天還難!

不過,這並不代表她不會說。

碰到她喜歡的事物,她才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說看書,小姑娘就很積極地想要表達自己喜歡看書的心情,都不用爸爸教,“看”字就被她奶聲奶氣地叫了出來。

雖然說發音不是很標準,但你就說她說沒說吧

“挪挪,讓爸爸坐下來。”

楊逸推著女兒,讓她往裡面走一點,讓他能夠在放平的椅子上坐下。

楊逸還順手拉上隱私簾,開啟了裡面的閱讀燈,調整好角度。

小芋泥眼巴巴地看了好一會兒,好不容易等到爸爸沒有再動來動去了,她才擠過來,小屁股挨著爸爸坐到爸爸的身前。

這還不夠,她小手伸出,五隻短短的小手指抓在爸爸的拇指上,拉過來爸爸的大手,要抱著她才行!

“嘻嘻!”

小姑娘把爸爸安排得妥妥之後,還不忘抬起小腦袋來,跟爸爸眉開眼笑。

“我們來看看,這個是什麼動物呀?噢,是鱷魚,我們來摸一摸它的皮吧,原來鱷魚的皮是這樣的啊!很粗糙,是不是?”

楊逸翻開了第一本繪本。

因為小芋泥還是太小了,一歲出頭的小寶寶,想要閱讀很複雜的故事繪本比較困難。

所以,楊逸就帶著她閱讀一些辨識動物的趣味繪本。

這本就是這樣,它有點厚度,但其實攏共沒有幾頁,只是中間夾著假動物毛髮,或者是用塑膠製作的類動物皮革。

像開頭這頁的鱷魚皮一樣,它就是在正常的彩圖印刷上,開了一個口,將塑膠仿製成型的“鱷魚皮”放在了鱷魚圖案的正中間,小朋友可以透過手的觸控來辨識、瞭解不同的動物。

當然,也是可以增加動手探索的機會,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小芋泥就很喜歡“玩”這種繪本,爸爸都還沒說完呢,她就已經迫不及待地上手去摸了。

鱷魚?

不存在害怕的!

動物園裡真實的大鱷魚,她都在爸爸的懷抱裡好奇地觀察過,更不用說這種她“小時候”已經摸過很多次的假鱷魚了!

“再看看這個,它是什麼呢?看起來像是一朵花花.”

楊逸笑著解讀道。

小芋泥可是很懂行的,她伸出小手,輕車熟路地就拉開了摺疊起來的兩頁紙。

書頁像畫報一樣開啟之後,一隻表面粗糙、顏色豔麗的大蝴蝶就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小芋泥也不用爸爸提醒,自己就上手去摸了。

“好啦,還有這一本!”

楊逸陪她看完一本之後,又拿來了新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