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把注意力放在了影片的內容上。

“咦,這個韓國導演不一般啊!”

從開頭的幾個鏡頭裡,楊逸就忽然意識到這個短片非比尋常。

故事的情節如何暫且不論,就這幾個鏡頭而言,在楊逸看來,絕對有A級或者更高的水平!

因為黑場出聲音,開場用空境的手法,楊逸太熟悉了,他拍的第一部片子,辛爽導演的《隱秘的角落》,不就是這樣玩的嗎?

當然,只是用這種套路的話,倒還談不上什麼厲害的。

關鍵是,《戀慕》的導演把這些畫面銜接得很流暢,從車窗外的景色、主觀鏡頭,到車內飯盒的特寫,再到人的手、耳朵,江景,人的眼睛,白雪.

每一個鏡頭都很簡潔、很優美,都不需要任何語言的引導,也不需要任何花裡胡哨的切換,它就像一首散文詩一樣,將最初要呈現給觀眾的背景故事娓娓道來。

楊逸也不需要旁白介紹,都能看懂這些鏡頭要表達的內容。

好像是說,一個女子帶著精心準備的飯菜,乘坐大巴車,正在前往遙遠的某一處?

當然,這些內容尚且不完整,楊逸也沒了解這個女人是誰,也不知道她要去做什麼。

不過,從飯盒外面精心包裹著的瓷粉色絲巾,從她忐忑握在一塊的白嫩手掌,從她眺望窗外的眼眸,楊逸覺得她大機率是去見自己愛人的。

畢竟影片的名字叫《戀慕》啊!

“很有功力的視聽語言啊!絕對不是什麼小導演能拍出來的!”

楊逸忍不住暫停了影片,調出導演的檔案,看一下他的等級。

姜帝圭.S級!

臥槽!

S級的大導演!

楊逸倒不是沒有見過S級的大導演,隨便舉一個例子,他在《宇宙探索編輯部》裡演的那位導演郭帆,就是一個S級的大導演。

但S級的大導演拍短片,楊逸還是第一次見。

再看一下這位S級大導演的作品.

咦,怎麼不多啊?

咋就幾部什麼《銀杏樹床》、《生死諜變》、《太極旗飄揚》.

莫不成,這是一位部部封神的神級大導演?

而且,《戀慕》這部短片居然還是他導演的後期拍的。

為什麼都功成名就了,還要拍一部微電影?

是因為導演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即便是微電影,那也是藝術的表達,用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向觀眾展示一個了不得的故事是吧?

楊逸想到這,頓時肅然起敬。

當然,他是不知道的,姜帝圭拍這部短片跟藝術追求有沒有關係另說,但主要的原因還是當年的優/////酷給的太多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