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的辦法?

楊逸哪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他不是佛祖,又沒有能力普度眾生。

更何況,作為導演,同樣有藝術追求的人,楊逸其實也是欣賞孔耀傑身上這股拗勁的。

用之前錄第一輪的要資金環節裡,石豔秋對孔耀傑的評價來說——他要是改的話,他不是孔耀傑了!

或許,也確實需要有一個人逆著所有人的方向孤獨前行,不管他有沒有找得到一條新路,他都是英雄。

當然,楊逸是不會學孔耀傑的,他也拗,但他並不是一個極度自我的人。

他聽得進別人的批評,然後會想要用更好的成績來證實自己!

放映會上,楊逸的短片倒沒有第一個被選上去播放,他還能坐在等候廳裡,默默地觀察一下其他人的作品。

不得不說,能來參加這場比賽的,沒有一位導演是庸才,包括話很多的譚廣生。

譚廣生雖然是第一個上的,但他還是奉獻出了一個完整度比較高的短片作品。

這部短片是講一位在高考前一個月打籃球摔斷了胳膊的高考考生如何在熱心的網友,以及尋上門來的民警、幡然醒悟的父母的鼓勵和陪伴下,一步步從情緒低谷走出來,最後勇敢地踏上考場的故事。

故事還挺感人的,蘇雪就掉了眼淚。

只是,影評人的吹毛求疵,和狠辣的差評,一點都看不出他們有被感動的樣子。

“父母的態度轉折,我覺得這裡處理得就很潦草,我看不到他們從嚴厲苛刻的家長到慈祥溫柔的父母轉變的原因,整個轉變得太過生硬。”

“你在他發微播說自己想要跳樓,然後網友們的積極尋找這裡著墨過多,在他後面的心態變化這裡又闡述的太少,讓我看得覺得很迷,你這個短片是想要拍懸疑,還是拍什麼?”

“打籃球摔斷胳膊影響高考這一點我能理解,但為什麼他要選擇自殺?這裡是不是過於牽強了?一個熱愛運動的男生,會因為父母不理解的這點小情緒而想不通?”

“我覺得譚廣生你這個故事拍得還是很好的,故事有讓我感動到,但我提出一點問題,這裡面的話是不是太密了?又是說話,又是文字的配音,又是內心的獨白。一直聽著這些聲音,很難讓我把精力放在畫面和故事上。”

聽著影評人的辣評,楊逸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他的短片獨白也不少啊

一部在楊逸看來應該還算是及格以上的短片,結果譚廣生最終拿到的分數只有5.16分!

滿分可是十分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