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科幻電影?怎麼想到要去拍科幻電影?你拍《隱秘的角落》的電影版,或者重新寫一個懸疑的電影,應該都比拍科幻電影更加靠譜吧?”

之前潘維升買的時候,也沒有仔細看,現在閱讀到封面故事的標題時候,他才知道楊逸的新戲是一部科幻電影的情況,都還沒開始看正文,潘維升就覺得自己得先質疑一波。

哪有導演像楊逸這樣玩的?

東一榔頭,西一錘子,一會兒要拍情感大劇,一會兒又跑去拍科幻電影。

而且這跨度也太大了!

如果說《去有風的地方》跟《隱秘的角落》還有一點相似之處——都比較接地氣,那科幻電影真的就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直接拍一些虛無縹緲的未來故事!

潘維升不是不喜歡科幻電影,他只是更加希望楊逸能多拍出幾部像《隱秘的角落》那樣扣人心絃又發人深思的懸疑好劇。

拍科幻電影,楊逸不但沒有什麼基礎,而且也需要燒很多資金,很容易出力不討好。

所以,何必去碰這個黴頭呢?

看向正文,潘維升略過了那些關於楊逸分享《去有風的地方》拍攝趣事的內容,直接看到後面記者詢問楊逸拍科幻電影的那一段。

“原來,這部電影叫《宇宙探索編輯部》啊,怎麼聽起來像一個雜誌的名字?”

“哦,講的是一個科幻雜誌主編,孜孜不倦地探尋外星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簡介聽起來也不科幻啊!”

雖然覺得不科幻,但潘維升還是被楊逸的介紹勾起了一些對這部電影的興趣。

他喜歡的就是雜誌,然後從小也是對那些虛無縹緲的外星人故事比較感興趣。

楊逸只是簡單地介紹,他就有一種買票去看一看的衝動了。

不過,楊逸在採訪中告訴記者,他這部電影是一部小成本的科幻片,投資不大,而且動用的都是當初拍《隱秘的角落》時候的原班人馬。

所以潘維升又是替楊逸感到擔憂,又是產生了強烈的渴望。

他的擔憂是覺得“小成本”跟“科幻片”很難關聯到一起,沒有成本怎麼做特效,沒有特效怎麼體現出科幻的感覺?

但同時他又因為楊逸說的《隱秘的角落》原班人馬而激動。

《隱秘的角落》啊!

他最愛的懸疑劇,沒有之一!

原版人馬現在出動去拍電影了,那不得好好期待一下?

今天還不定是幾更,小寒腳又開始痛風了,(*/ω\*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