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開明、英明,還善解人意(3/5,求推薦票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逸說李夢菲的參與是給他們帶來了運氣,當時他就真的只是哄媳婦開心而已。誰能想得到,這話居然一語成讖,接下來幾天,他們的勘景工作真的是越來越順利!
不僅找到了如詩如畫的海西廊橋、生態廊道,敲定了謝之遙向許紅豆表白的最好場所,還在喜洲古鎮這樣的著名景點,找到了成片的麥田,以及在海舌公園,找到了在當地人的傳說中有著很重要寓意的夫妻樹。
最後,他們來到了鳳陽邑,在這個儲存完好的白族古民居村落,找到了最適合設計成有風小院的地方。
當然,沙溪古鎮也很不錯,那裡有很多地方已經被楊逸和劇組的小夥伴們預定為“雲苗村”的很多場景的取景地。
但沙溪古鎮略顯開闊,它畢竟遠離大理景區,沒那麼繁華,也沒那麼擁擠。
所以它的戲臺、集市、石橋,更加適合用於拍攝“雲苗村”的環境、大景。
可是,想要拍攝像有風小院、謝之遙的家、曉春的家、格桑花飯店等比較小巧精緻、充滿人情色彩的民居民宿,還得是鳳陽邑這樣的小村落。
它同樣有石板路,有茶馬古道,更有斑駁的石頭堆砌的牆壁!
石頭建築,磚木混搭,這是有著濃厚的白族歷史風情的建築風格!
而且據說鳳陽邑以前生產磚塊,大理古城的城牆磚,都是從這兒生產的,用馬一塊塊馱了過去。
因此,無論是從村裡的小路拾階而上,還是走進尋常人家的院落,看到一張張石桌石椅,看到錯落有致的一層、兩層的老建築,看到土黃色的牆上爬著的藤蔓、三角梅,都能從中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氣氛,也能在這個人來人往的旅遊城市,得到片刻的內心安寧。
“只是,鳳陽邑跟沙溪那邊一樣,都沒有現成的民宿院子,即便有,也沒有我們想要的‘有風小院’的風格。”
今天楊逸他們小隊又來到這裡,不過這次他們隊伍中又多了一個人——李愛藝,楊逸也是在跟她介紹著自己考察的結果。
“你想要的是什麼風格?”
李女士今天打扮得還挺時髦,黃色的羽絨服外套很鮮亮,牡丹圖案的絲巾擠在脖子上,鼻樑上還戴著一副巨大的墨鏡,再看她挽著包的樣子,以及身前身後一群人“前簇後擁”的架勢,不知情的還以為是貴婦人出巡。
李夢菲都被比了下去。
她這幾天跟著楊逸東奔西走,衣服是越穿越樸素,墨鏡也暫時不戴了,頭髮簡單地束成大馬尾,休閒衫、牛仔褲、不太乾淨的小球鞋,這身裝扮,說是剛剛下班的廠妹估計都有人信。
當然,那也是全天下顏值最高的廠妹!
“就像這樣。”
楊逸從沈秋爽拿著的資料夾裡,抽出了自己畫的幾張“有風小院”的示意圖,展示給岳母看。
“首先它肯定是要保留原有的古建築外觀,然後院落得看起來亂中有序,亂是指它的花草比較繁茂,有這些石頭壘起來的高低臺,看著雜亂,但實際上視覺效果還不錯,院子裡也比較乾淨,可以不用太大,但足夠擺兩張桌子,足夠天南地北的朋友聚集在此,還能放下手機聊聊天。”
李愛藝一張張地看著,耳邊還有楊逸的解說,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的想法,
“另外我希望房子與小院之間,還應該有一個露臺,不是二樓的小陽臺,也不是樓頂的小花臺,而是跟二樓齊平,額外搭建出來的一個平臺。這個建築風格跟以前的古建築肯定是格格不入的,以前人們比較務實,建造房屋不太可能搭出一個露臺來。但在《去有風的地方》這個故事裡,這個露臺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其實用木頭來搭建,然後塗上仿舊的油漆,看起來也沒那麼突兀。有這個露臺,可以坐在上面看書,曬曬太陽,吹吹風,心靈能得到安寧,也可以得到治癒。”
楊逸想找的露臺並沒有找到。
願意出租的院子裡沒有,而已經出租出去,正在經營著的兩間民宿,也因為本來環境就比較狹小,這裡的客流量沒有古城那邊那麼多,所以投資都不會太高,沒有專門搭出這樣的露臺來。
“所以你們打算租個院子下來,自己重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