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多好的“英雄救美”劇情(3/5,求推薦票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是說拍得有多差,它的很多鏡頭給人的觀感都還好,中規中矩,就是那種普通電視劇導演能拍出來的效果。場景的佈置、道具的安排也比較有年代感,像那個電視機,就給了楊逸一發“記憶殺”!
但《狂飆》的各個鏡頭,特別是組合在一起之後,確實沒有《隱秘的角落》給到楊逸的那種驚豔感。
“不夠藝術?”
如果跟《漫長的季節》作對比,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不過,好像也不能這樣對比。
《狂飆》,應該是正兒八經的電視劇,全片三十九集,樂衛祥和電視臺應該比較喜歡這種拍得中規中矩,集數比較多、劇情比較豐富的電視劇。
而辛爽導演拍的《隱秘的角落》跟《漫長的季節》都只有十二集,不知道這個數字是不是對於導演有著比較特殊的含義,但這麼短的劇集,其實對於楊逸這樣的“觀眾”來說是有些意猶未盡的。
劇情雖然已經完結了,但看客們還不願意離開劇中的世界。
除了集數的多少以外,辛爽導演拍攝《隱秘的角落》跟《漫長的季節》其實是將它們當成電影來拍的,畢竟也就電影才喜歡用這麼豐富的鏡頭語言,也就電影才有精力去精雕細琢,把畫面拍得如此唯美。
把電視劇當成電影來拍,辛爽導演肯定是志向高遠的!
這個倒不用猜,楊逸從後面辛爽導演的作品,一直到2030年,辛爽導演拍攝了兩部院線電影的發展軌跡來看,他的猜測也能得到證實。
但有沒有必要在這麼多集的電視劇裡,花費大量的精力去雕琢它的鏡頭語言呢?
楊逸說的是《狂飆》。
他現在還不清楚《狂飆》的導演是因為沒有那麼多想法,能力有限,還是有精雕細琢的能力,卻不想浪費時間在鏡頭語言方面。
可能在徐導看來,故事的情節,敘事的節奏更加重要?
楊逸暫時還沒有時間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但他覺得如果是自己來拍《狂飆》的話,他一定會花時間去改進一下《狂飆》的鏡頭語言。
既然能拍得更好,拍得更好看,為什麼不呢?
此時電視的劇情已經來到了高啟強在審訊室裡吃餃子的那一段。
“媽耶,張頌文老師的演技絕了!”
楊逸看著他,在安欣提示飯盒是他的、弟弟妹妹都在隔壁的時候,情緒就一直在積攢,不斷地攀升。
而後,高啟強戴著手銬拿餃子塞進嘴巴里,他看向安欣的那一眼,眼裡就已經有了淚光。
隨後他塞了第二個餃子,感覺像是想要堵住自己快要控制不住的情緒一樣。
但下一個鏡頭,洶湧襲來的情緒就直接衝潰了堤壩,這個為了撐起這個家被打得滿臉是血都不喊疼的男人含著滿嘴的餃子泣不成聲。
顯然,家人才是他最大的軟肋!
楊逸的感慨,不僅僅是角色此時的遭遇,還有張頌文老師的表演。
這段有著豐富層次的哭戲,完完全全地將高啟強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楊逸甚至都不願意再用“張頌文”這個名字,更想稱之為高啟強。
“再看一遍!”
楊逸如獲至寶一般,等鏡頭切到倒計時情節的時候,直接就倒回來,重看高啟強吃餃子的這段戲,甚至退到了另一位警官出去的那一個時間點。
審訊室裡就只剩下了安欣和高啟強。
“看張頌文跟張譯兩位老師飆戲,真的是一種享受啊!”
楊逸看得都摩拳擦掌,很想自己也演上一場。
突然下暴雨,小寒去陽臺收衣服,然後淋了一身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