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跟皇后在車裡看著欣兒的動作也沒有阻止,反而讓重新進到車廂的欣兒有些不好意思。

聖壽節這兩日對於外地小官員來說算是為官生涯中為數不多的進京機會,但對於京城周圍的官員來說來路程不算太遠,進入京城就當是放了個小假。

各地的一把手大多都想著進京為太后祝壽,事務大多交給了府衙中的二把手處理,只有少部分身居低位又為官清廉覺得沒有什麼拿出手的壽禮,只能老實得待在地方處理政務,有的甚至二把手都隨著一起來了京城。

這下京城之中多了近三千位大玄官員,而且品級大多都在六品以上,加上本就在京城的一千五百多位官員,總共有四千多位大玄官職人員來京城給太后祝壽,極為隆重。

這些官員們有的在幾年前就在自己任職當地搜籠著奇珍異寶,想趁此機會獻上壽禮討太后歡心或者在太后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若是太后真的相中了自己準備的禮物,那自己以後的仕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太后的車輦來到延壽殿,若夕迫不急待的想要下車,卻被皇后拉住。

等到太后跟下車後,皇后牽著欣兒的手走下馬車,殿前的官員跪倒齊呼“恭迎太后!皇后娘娘!”

“平身。”太后雙手虛抬。

“謝太后!”

官員起身後,太后帶著慈寧宮的太監宮女向延壽殿走去,皇后緊隨其後,但欣兒卻是看到了遠處的沈逾雲與若夕,向他們二人所在的地方跑去。

皇后此時是不能追上去的,只能緊跟著太后進入延壽殿。

來京城的官員自然看到了這一幕,紛紛猜測著皇后手牽著的小女孩與那位少年的關係,這其中就包括了揚州刺史周華鈞。

官員的祝賀因為人員過多的緣故過程就比較繁瑣了,還需要分不同的品級與年齡分批依次進入延壽殿向太后祝壽,當然這樣還是十分耗費時間的,而且太后有時候會跟進去的官員聊上幾句,當然大多是三品以上的才有這待遇,後面的官員無非是跟過來走個過場而已。

外邦使臣來的只有北方的大澤與南面的南黎國,西域三國沒有來人。

來之前皇上跟皇后提起過,便對太后解釋道“母后,皇上說西域三國有國事需要處理,無法入京為母后祝壽,覺得萬分失禮,說改日另有大禮相送。”

“無妨。”太后自然不會將這種小事放在心裡。

接受完臣子們的祝賀已經接近申時了,太后從延壽殿離開後大臣們也都紛紛散去,各自回到府中或者落腳的地方,準備著明日獻上壽禮,趕赴壽宴。

太后回宮的路上更加熱鬧,京城主街道的百姓都在街邊的跪迎太后儀駕為她祝壽,各地張燈結綵,百姓歡呼雀躍,至於原因則是聖壽節前皇帝大赦天下,減免百姓一年稅賦,京城裡上街祝壽的百姓都會得到獎賞,他們當然高興。

在京城的一處深巷中卻與外面熱鬧歡快的場面完全不同,尤其是陰影中的氣氛極為壓抑,頭戴斗笠的黑袍人向另一人問道“你確定他一個人可以?”

“不要懷疑我們的計劃,我們可不想你一樣只會利用小孩子。”

“呵,是嘛,但在我看來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好了,你想要做的事他自然會幫你做,我們走吧,過幾日你應該就會得到你想要的訊息了。”

在很多官員百姓紛紛湧入京城的同時,一輛毫不顯眼的馬車悄悄駛出京城。

沈逾雲似乎有所察覺得看了看身後那處黑暗的巷子,但裡面什麼也沒有,只是常年不見陽光有些陰涼而已。

“大哥哥怎麼了嗎?”

“沒事,走吧。”

欣兒隨著沈逾雲的目光看向深巷,不知為什麼她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但她一時竟想不起在哪遇到過。

沈逾雲的馬車跟在隊伍的最後面,漸漸被周圍的歡快氣氛所感染,將自己心裡的疑問拋在腦後。

欣兒雖說開始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但比起待在宮中她更喜歡親近沈逾雲,而且跟在沈逾雲身邊的欣兒除了開心沒有多餘的情緒,就這樣兩人都忽略了問題將馬車駛入皇城。

此時的西域大軍距離大玄邊境還有一百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