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禍根 第四十二章 三皇子陳景逸(第2/2頁)
章節報錯
中間的兩位才子在規定時間裡沒想出來,便喝一杯酒淘汰下場。
緊接著下一個人脫口而出“萬葉秋聲裡,千家落照時。”沈逾雲看著他,覺得這個作詩的人跟大玄太子陳景明長得很像,但似乎比太子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儒雅。雖然他在題目出來後有思考的時間,但這段時間並沒有多長,脫口而出的詩句也說明他在作詩一道很有水平。
一輪過去,桌上的七個人只淘汰了兩個,還有五個進入下一輪,要打亂座次,而且這一輪就要作七言詩了。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第一位才子很快作出詩句,臉上露出笑容。
第二位才子直接喝酒棄權。
第三位才子吟誦道“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桌上的人看著陳景逸,只見他微微一笑吟誦出“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後面的兩位沒有想到詩句喝酒離席。
第三輪毫無疑問最難要作出一整首詩,而且還要在規定時間內作出才算透過。
第一名的才子道“何處秋風至,蕭瑟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陳景逸跟另外一名才子未在規定時間裡作出全詩,算是失敗了。
四周的才子鼓掌恭喜那位勝利的才子,那才子向四周的人還禮致謝。
但此時沈逾雲的目光卻一直在看著著陳景逸,覺得他必然與太子有關係,很有可能也是個皇子。
沈逾雲心裡覺得有意思,太子喜好武學,這位皇子卻專研作詩,而且看樣子他也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聚會了,跟周圍的才子都很熟悉。是因為太子學了武所以才選擇另一條路走嗎?沈逾雲想著。
“再下陳逸,不知閣下尊姓大名。”陳景逸起身抱拳問那名贏下比賽的才子。
“在下楊清。”那才子回道。
“好名字,楊兄好文采。”
“陳兄在作詩一道的造詣並不弱於我,只是在下今日運氣好抽中了擅長的題目而已。”楊清謙虛的說道。
“楊兄謙虛了。”
“陳兄過獎。”一桌人笑著舉杯共飲談論,雖然他們並不談論國事,但在詩歌上都說了說自己的看法,盡興處幾人難免多喝了幾杯,畢竟酒逢知己千杯少。
詩會結束,陳景逸並沒有喝多少酒,但是在詩會上又結識了新朋友讓他看上去十分高興,至於回去會不會被父皇教訓他是不在乎的,畢竟自己不是太子,自由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
從萬書樓出來陳景逸要登上馬車回宮,卻聽到後面有人叫道“殿下。”
陳景逸條件反射的轉身,看到了沈逾雲跟若夕。
“你是誰?是怎麼知道我的身份的。”陳景逸小聲問道。
“在下沈逾雲這是我朋友若夕,在下剛才在詩會中看殿下與太子有八分相像,所以才來確認一下。”
“哦,你就是大哥說的那位沈少俠啊怪不得,我叫陳景逸,在一眾兄弟中排行第三,與大哥是一母同胞,長相當然相似。”陳景逸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雙眼放光的上下打量了一遍沈逾雲問道“沈少俠來逛詩會也會作詩嗎?”
“回三殿下,在下並不會作詩。”
“那我就沒辦法叫上你了。”
“殿下是在尋找會作詩的人?”
“對啊,一個半月之後就是皇祖母的壽辰了,我想找齊京城所有會作詩才子給皇祖母作一首祝壽賦。”
“一個半月之後就是太后的壽辰?”
“對啊,大哥沒跟你說過嗎?”
“在下只聽說今年太后將要過六十壽辰,但並不知道具體時間。”
“八月十三日,別說是我告訴你的哈。你沒注意到現在就有很多官員把壽禮送到京城了嗎?”
“在下並沒注意。”沈逾雲說“想來太后壽辰那日永安城一定會很熱鬧。”
“肯定會的,不說了,我要早點回宮了,不然父皇又要說我了。”
“恭送殿下。”沈逾雲看著陳景逸的馬車走遠心想這個陳景逸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大,而且並不是有心機的人,看來他就是個無憂無慮不爭不搶的悠閒皇子。
“少爺,剛才走的是大玄的皇子?”
“恩,是大玄的三皇子陳景逸。”
若夕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後跟著沈逾雲回到興龍閣,在路上沈逾雲想著太后過壽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準備一份賀禮,可自己並不知道太后喜歡什麼東西,過幾天問問太子殿下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