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懷處理事情的手段很果決,半點不拖泥帶水,三下五除二,一人才給賠一萬塊錢,就把工人出車禍的事情平下去。

白寶和方艾死的悄無聲息。

影響卻在兩個月後體現。

兩個月裡,工程幹完的包工頭回公司交接,原來休息的下去幹活。

一來一回,職員們有了交集,梅文懷處理白寶和方艾的辦法傳出去了,人多嘴雜的,變味道在所難免。

傳言很多,其中最好笑的一個版本,是有職員背地裡給齊磊起了個陳勝的外號。

同學跑來投奔,隔天就被車撞死,雖然和齊磊沒啥關係,也太湊巧了一點。

跟苟富貴無相忘的典故,何其相似。

打酒村的村民那麼多,怎麼就能平平安安,吃香的喝辣的。

還不是因為齊磊照顧,給的都是不用到工地上手的職位,一個個都指手老闆呢。

沒齊磊照顧的,都像白寶跟方艾一樣,成了最普通的搬磚工人。

聰明些的,不怎麼去討論白寶和方艾,知道那話題不能深聊,真傳到齊磊耳朵裡,倒黴的是自己。

他們將心思放在梅文懷身上,恭敬有加,只求提攜一場。

明眼人都看得出,公司的政策或許出自齊磊,可執行卻是梅文懷出面。

誰能保證沒個意外?

無商不奸。

被老闆坑在所難免,何不伏低做小,期盼能少坑一點。

那次梅文懷平完事後,建議齊磊將公司職員和工地工人的合同分開,進入管理層的更是另當別論。

具體的條款,當然是請個給錢就辦事的“好”律師視情況而定。

齊磊心下本就有將他在青衝縣打拼下來的事業全部託付給梅文懷的打算,又因為當初梅文懷幫他頂罪的事情心懷愧疚,哪裡會不答應。

他不僅答應梅文懷改變合同,還讓行政部以後將除併購之類大事以外的事務,全部交給梅文懷處理。

薪酬待遇的改變,帶來的是明顯的地位差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都從職務裡體現出來。

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有感到夢想破滅而對公司失望的,遞交了辭職書。

間接導致公司迎來一波大換血,辦公室面貌大變樣,重新變得朝氣蓬勃。

當然,被提拔上來的,都是梅文懷發展的手下。

如果不算公司體量和實力,單以身份論。

齊磊和梅文懷的關係,正好對應了卓不凡跟李長壽。

臘月廿五,齊磊公司年會。

年會地點定在玉盤山莊,參加的人不多,只有二百。

因為齊磊沒把施工隊算上,不然光是吃一頓飯,估計就得近萬塊錢。

寶馬車給梅文懷要走了,還讓齊磊去買過一輛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