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管轄面積:5000格】

【民心:60%】

【治安:60%】

【衛生:90%】

【繁榮度:51000】

【行政建築:5級城主府(1)、5級官衙(1)、5級監獄(1)、5級稅監(1)】

【軍事建築:5級兵營(2)、5級騎兵營(1、5級靶場(1、5級軍械庫(1)】

【普通建築:5級民居(2000)、10級倉庫(5)、6級鐵匠鋪(10)、7級木工坊(10)、7級石工坊(10)、5級磨坊(10、3級磚窯(5、1級貿易行(5)、3級酒樓(6)、2級私塾(5)、2級藥鋪(4)、2級醫館(4)】

【基礎設施:5級水渠、5級水車、5級石板路、5級廣場】

【防禦設施:5級護城河、5級城牆】

【農田:無】

【倉庫:無】

【資金:無】

城市很好,房子街道都是新的,人也是滿的。

但是你倉庫都是空的什麼意思?

連一畝農田都沒有,這不坑爹嗎?

不過秦時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別的不多,就是糧食多。

有賈思勰這個農業宗師在,畝產基礎產量翻倍。

再加上傳國玉璽加持下,十倍產量再加上一年三熟。

收穫一次就足夠全體華夏領地居民吃一年的,剩下的糧食堆滿了穀倉。

無非就是調集一批糧食,暫時接濟一下這個新的城市。

把城市交給管仲打理,不出三個月,又是一片茁壯新鮮的韭菜地。

秦時立刻把管仲召到面前,把這個想法和管仲說了。

管仲對秦時的信任感激涕零,馬上拜倒在地,“主公將此大任交付給臣,臣萬死不敢有負重託,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秦時把管仲拉了起來,又勉勵了一番,將無名城的城主大印轉交給管仲,任命他為無名城的城主。

管仲鄭重的接過大印,開始正式接管整個城市。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城市改名,將無名城改為天賜城。

因為此城是從天而降,當時秦時就笑稱這是天賜之城,改名天賜以示尊重,同時表示此名為主公所取,宣示正統。

而天賜又昭示著另外一個含義,秦時將城主大印賜給管仲,就暗示著主公為天。

管仲知道該如何做一個臣子,那就是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

天賜這個名字就這麼確定了下來。

管仲新官上任三把火,除了改名以外,他把所有官員全都調離了崗位,從安義城選拔了一批人調到天賜城。

經過一個星期,管仲就靠原班人馬掌握了整個城市的要害,讓官府重新運作起來。

調換人手後,第一要務自然就是開荒種田了。

天賜城雖然是五級城,但是卻一畝田地都沒有,現階段全靠安義城的糧食接濟。

管仲馬上向秦時求援,請求主公將賈思勰調派到天賜城。

在這位農業宗師指導下,天賜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開荒,一個月開墾出了一萬畝良田。

但是管仲馬上就面臨了一個新問題,地方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