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眼見秦時心情不錯,馬上又提議道:“這連弩雖然操作簡便,威力十足,但是日常保養還有些繁瑣,士卒們需要經過專門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秦時當然清楚,越複雜的東西越容易出現故障,所以更需要依賴日常維護保養。

如果士卒不懂維護保養的話, 那連弩是很容易出現問題,裝備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大面積損壞的情況。

諸葛連弩是作為單兵武器,自然不可能交給軍械處維護。

一來浪費軍械處的人力,第二則是裝備轉運維護太消耗時間,而士卒需要隨時備戰。

甚至可能出現這邊打起來,手上的裝備還在軍械處保養呢。

所以士卒必須要學會自己維護諸葛連弩,不然戰鬥力大打折扣。

現代軍隊中,武器日常保養也都是士兵自己來做的。

“我會調撥一隊人馬交給諸葛先生,請諸葛先生親自來教導。”秦時大手一揮,十分大方說道,“人數暫定為五千人,你看怎麼樣?”

諸葛亮頓時大喜,剛來沒幾天就把一支人馬交給自己,足以說明主公對自己的信任。

“主公厚恩無以為報,臣願肝腦塗地,報效主公!”諸葛亮鄭重的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秦時行了一個大禮。

秦時連忙將諸葛亮攙扶起來,勉勵了幾句。

君臣二人惺惺相惜,配合自然無比默契。

諸葛亮領取五千人馬之後更加勤勉,日夜不停的加緊訓練,只求早日成軍,向主公彙報。

而海寧城那邊更是一片忙碌,自從出海攻略計劃確定之後,海寧城就成了前哨站和指揮中心。

大批的民夫和輜重、糧食、軍械、資源源源不斷的向海寧城運輸。

管仲忙的腳不沾地,每日只睡三四個小時, 不僅要管理城市的政務,還要打理商業事務。

眼見管仲已經忙不開了,秦時連忙將吳起等人派了過去,協助管仲來處理軍務,這才讓這位大管家鬆了一口氣。

為了趕製戰船,魯班工坊的工匠們分出了一半的人手,全部派往海寧城外的造船廠,日夜不停的施工。

大批大批的戰船被製作了出來,其中大部分是新型戰船——鬥艦和艨艟。

鬥艦比走舸要大的多,船身長達三十五米,寬八米,而且是雙層建築,可以乘坐三百人。

船身兩旁開有插槳用的孔,船周圍建有半身高的女牆,士卒列陣在女牆後,上邊有射箭孔,用來攻擊敵人。

在船尾高臺上有士兵負責觀察水面情形,可以說中型戰艦了。

而艨艟與鬥艦大小相當,但是船形狹而長,航速快, 機動性好,專用以突擊敵方船隻的主力戰艦。

艨艟整個船艙與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和防箭矢之用。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也是生牛皮包裹。

除了這兩種戰艦以外,魯班工坊的工匠們還設計出了一款新型戰船——海鶻船,用來替代走舸。

海鶻頭低尾高,前大後小,像海鶻鳥一般,外形模仿善於穿風掠浪的海鳥,適合劃浪而行.船上左右設定浮板,在風浪中具有穩定船隻的作用,又可阻擋側浪,減輕船體橫向搖擺,不怕風浪的戰船。

海鶻船可以載士兵108人,水手42人,是一種結構堅實、戰鬥力強、能衝擊敵艦的新型戰艦。

歷史上唐代初期在發生在朝鮮的白江口之戰中,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在白江口進行了一場海上大戰。

當時唐軍僅有170多艘海鶻等各式戰船,水軍13000多人,而倭軍則有1000多艘戰船,42000多水軍,最終在劉仁軌沉著指揮下,以少勝多,全殲日軍戰船,殲滅倭軍數萬人。

海鶻船是比走舸更大、速度更快,防護更好的小型突擊船隻。

畢竟在大海中作戰和內河湖泊作戰不同,船隻越大越佔便宜,抗風浪性更好,所以造船廠沒有繼續生產走舸,轉而製造海鶻船。

隨著戰艦的增多,甘寧的水師也在不斷的擴大,已經有了將近五萬人的規模,成為華夏領地規模最大的一支軍隊。

一時間實力大漲的甘寧摩拳擦掌,有些按奈不住,恨不得直接出海作戰。

一個月後。

秦時正在城主府大堂內辦公,認真的檢視甘寧的水師軍情彙報,諸葛亮面帶喜色的急匆匆闖了進來。

“恭喜主公。”諸葛亮有些失態的大笑起來。

秦時有些詫異,“喜從何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