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晚也掩藏不住濃重的殺氣。

華夏領地的城牆上,神色肅穆的魏武卒簇擁著領主秦時。

秦時一隻手撫摸著城垛上,饒有興致的看著下面。

原本安靜了一會匈奴人重新熱鬧了起來。

匈奴人在鋒利的刀劍逼迫下終於再次鼓起了勇氣,黑壓壓的一片朝城牆湧了過來。

射聲營的弓弩手面沉似水,一絲不苟的彎弓搭箭,瞄準了下面目標,鬆開了弓弦。

“咻咻咻!”

城牆上又是一波連綿不斷的箭雨,在弓弩手高超的箭術下,匈奴人如同割麥子一般齊刷刷的倒下。

如潮水一般湧過來的人群被削去了一層又一層,屍體層層疊疊的堆積著。

衝殺了半天之後,匈奴人的頭目赫然發現,他們的陣線才不過推進了十米。

而僅僅十米的距離,匈奴人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

面對擁擠在一起的敵人,弓弩手甚至都不用瞄準,只需要機械的拉弓射箭。

一箭射出之後總會命中,在弓弩手的技術加持下,更是箭箭奪命。

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騎兵衝鋒和弓箭射擊,從來沒有當過步兵作戰,更是很少攻城。

更要命的是,匈奴人缺乏採礦冶煉手段,金屬製品十分稀少,能做到人手一把武器就算精銳了。

如此情況下,就不用談什麼甲冑了。

現在就連盾牌都缺乏,只有最前排計程車兵拿著盾牌,後邊計程車兵只能悶頭衝鋒。

在密集的箭雨下,被射中的匈奴士兵一個個慘叫著倒下,只能咬著牙擠在有盾牌士兵身後,期望能有點作用。

一片混亂中,匈奴士兵頂著箭雨和傷亡跑到了城牆下。

然後他們遇見了第一道阻礙,護城河。

護城河也不大,只有三米多寬,是上次流寇入侵時挖掘的,引河水灌入其中。

平常時期有吊橋搭在上面,遇見敵人就拉起。

不過匈奴人早有準備,衝在最前邊的人扛著粗大的原木,來到護城河邊,將上面插著箭矢的木頭鋪在上面。

一批又一批的匈奴士兵踩著木頭跨了過去。

忽然,華夏領地上升起一片流星,在天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帶著火光朝護城河上墜落下去。

“火箭!”,匈奴人發出了淒厲的慘叫。

那流星沾到匈奴人的衣服上瞬間蔓延起來,將一個個中箭計程車兵燒成了火人。

擁擠的木板上不斷有人掉入護城河中,著火的人更是主動跳入其中,想靠河水熄滅大火。

秦時站在城牆上居高臨下看著下面戰況,臉上露出一陣微笑。

這批火箭是弓弩手特製的,在箭矢上綁上浸滿油脂的布條,極易燃燒,想滅掉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且護城河中更是佈滿殺機,河面下插滿了削尖的木樁。

護城河中的水剛剛沒過木樁尖端,在上面完全看不出什麼,可是摔下去等於沒有任何緩衝。

摔下去的匈奴士兵瞬間被穿透了身體,河水染成了血紅色。

黑夜中什麼也看不清,匈奴士兵只能聽見周圍同伴發出的慘叫,心中愈發慌亂,腳步遲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