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晚餐(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項天鷹卻是悠然自得。考卷都批完了,荊楚帶著教師們急匆匆地統計分數,出分數條,做排名。今年是高雄國民學校第一年招收高小學生,但是五百多初小生不能人人升學,還是要從高到低擇優錄取,排名便十分的重要。
新辦的高小到底辦多大的規模,招收多少學生;初小要不要擴招,能擴大到多大的規模,這都是擺在他眼前的問題。
從本心來說,自然學生越多越好,“應收盡收”,但是國民學校的能力其實就這麼點,這就有個取捨的空間的了。
具體怎麼辦,他還沒想到。反正有金曉宇在,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探討。
此刻他拿起上週的高雄日報看了起來。看報紙可不是為了小錢,而是準備再挑出幾個毛病,等考試季過去之後再教育教育這些編輯,和讀書、寫書、教課相比,項天鷹更大的愛好其實是挑刺和抬槓,只不過他自己從來不承認而已。
項天鷹看了一會兒,用紅藍鉛筆在上面塗抹點畫。充分享受著“糾錯”的快感。
糾錯完畢,他又喝了幾口齊魯給他沏的82號特供蘭雪茶,享受著香氣和回甘的口味。
一個學年結束了,又送走了一屆學生,他有一種完成了大事的滿足感。比起前兩屆,1635屆是真正按照元老院文教口的教學大綱完成了教育的初小畢業生。前兩屆因為條件有限,教學質量難盡人意。
這一屆算是他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出來的“完全品”。也是飽含了他期望的一屆學生。
他喝著茶,盤算著高小到底該如何辦,怎麼貫徹他的教學理念。毫無疑問,就目前條件下,高雄是卷不過芳草地的,那麼哪裡可以獨闢蹊徑呢……
思來想去,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在舊時空,“後進學校”可以透過某種“特色教育”來提升自己。項天鷹親眼看到一所口碑極差的中學靠著新任校長高舉“藝術教育”大旗,硬是透過幾年的師資建設,把學校轉型為藝考中學,從此揚眉吐氣。從墊底的高中一躍成為藝考生們趨之若鶩的學校。
但是這個突破口在本時空可太難找了。“特色教育”在目前的元老院教育體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除了女子文理。但是這所學校是特殊的存在,毫無參考性可言。
他挖空心思能想到的,無非是文體類的教育,但是這些專業不說元老院現在有多少需求,他也沒有師資可以用。
他忽然想到甘粕右衛門準備今年去濟州島投考陸軍預備學校,如果這樣的“職業學校”能分一些到高雄來就好了,每設定一所,教育口必然要提供相應的師資。這對整個高雄的文教事業都有很大的幫助……
“首長--”齊魯走進來低聲招呼。
“什麼事?”
“還有十分鐘就下午兩點了。”
“哦,我知道了。”項天鷹反應了過來,他下午準備去印刷廠看看最新一期的《高雄日報》校對情況。
沒想到一推開校對室的門,卻發現金曉宇居然也在,不但在,還代越庖俎的指導起了校對工作:
“……白勺‘的’要用在做定語的形容詞上,定語你知道吧,就是修飾主語或者賓語的……太好了,你要是沒學過這個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教了。土也‘地’用在做狀語的副詞上。你看這句,‘廣大歸化民努力地工作,為早日……’這裡面工作是動詞做謂語,前面的‘努力’就是副詞做狀語,所以是土也‘地’。但是這段‘經過廣大歸化民努力的工作’,這裡面‘工作’是名詞,做賓語,所以‘努力’是形容詞,做定語,就要用白勺‘的’了。縮句你會嗎?那就好,分析句子成分的時候多用縮句的手法,‘廣大歸化民努力地工作’把修飾成分都去掉就是‘歸化民工作’,歸化民是主語,工作是謂語,‘經過廣大歸化民努力的工作’這一句裡,‘廣大歸化民’也是定語,縮句之後是‘經過工作’,所以工作是賓語。還不太懂?不要緊,先把幾種基本句式記住,以後多練練自然就好了。對了,‘動輒則咎’這個詞必須要刪掉,魏八尺說的也不行,錯的就是錯的……”
聽到推門的聲音,金曉宇回過頭來,笑道:“你是不是想問我為什麼在這兒?”
項天鷹雙手一攤:“其實我更想知道你為什麼不在食堂。那你就回答吧。”
金曉宇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問題。晚飯主菜的準備我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入席前再動手了。這會正好閒著。你這兩天又是出題又是批卷,一直沒時間過來,我就替你來了。不過你還真行啊,居然還教過他們語法,舊……澳洲的好多學校都不教這個了。”
項天鷹長嘆一聲:“漢語語法本來就很弱勢了。也沒法子,語法這個概念就是外來的。偏偏漢語的很多特點是沒法生搬硬套西式語法的。教育口有不少人也主張沒必要教。這個我保留看法。但是普通人不懂語法不妨礙工作生活,連我親自教出來的編輯都不懂語法,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小馬和小陳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在澳洲的時候,我有不少大學學歷的同事都分不清的地得。既然在這兒遇到你就省得我費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