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國之卷:第四十七節 油田建設(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無非是含水率高了而已。”崔雲紅說,“石油本身在地下也會混入地下水。有的油田的原油含水率就很高,有的很低。煉油的時候都要一道經過脫水的工序。”
吃過午飯,吳廷偉組織工程人員測繪,準備修建土堤來容納“石油湖”。鑽井工作繼續進行。按照陳鵬宇的方案,繼續向下鑽進150米。
為此他們把15厘米套管下到90米,封掉這個疏鬆砂岩油層,換用10厘米鑽桿繼續往下鑽。
利用換鑽桿的時間,陳鵬宇給二號鑽井平臺放了一天假,讓工人們好好休息一下。
到1637年2月10日二號平臺又鑽進了43米。在110米處鑽頭又開裂了,驅動鏈崩斷。大家只好將鑽機停下來,等機械維修站將新的鑽頭和鏈條裝上。
2月14日鑽井隊重新開動了鑽機。當鑽具下到113米左右時,地面忽然傳來一陣顫動,繼而,整個平臺都劇烈的顫動起來。井裡突然噴出了大量的泥漿,開始間歇性的噴發。現場監工的秦西科知道這是井噴的先兆,立刻大喝一聲:“快跑!”一個箭步就跳下了平臺,往空曠處跑去。當班的幾個工人此時已經被噴得全身都是泥漿,不用他下令也跌跌撞撞地從井架上爬下來逃命去了。
幾乎是同時,巨大的井噴發生了。隨著轟隆一聲,重達6噸的10厘米鑽具直接飛上了天空,撞過鑽機天車摔落在地上擰成了麻花。附近的鑽工們四散奔逃。
過了一會兒井場卻平靜下來了。陳鵬宇和秦西科小心翼翼地帶著鑽井工回到鑽臺上,開始用鐵鍬清除鑽臺和鑽盤上的汙泥。然而幾分鐘之後突然從地下傳來隆隆響聲。大夥只好又一次退了下來。這時候井口像火山噴發一樣,先噴出大量的泥漿,隨後形成15厘米直徑的高大油柱衝向空中,夾雜著井底飛出來的石塊,高達五十多米。
巨大的噴油轟動了附近人們。十多分鐘後,營地裡的工人成群結隊的湧向二號井去一睹這史無前例的奇景。人們驚訝、嘆息、懵懂,議論紛紛。不過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遠涉重洋,吃苦耐勞打出的“石油”意味著什麼,可是元老們很清楚這一刻的意義。
元老院終於不是蒸汽機元老院了!從這一刻起,他們開啟了內燃機和精細化工的時代!幾位元老都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崔雲紅想起這些年為了石油,輾轉於各個礦點的無數次嘗試,百感交集,幾乎落下淚來。
秦西科這會身上幾乎全是泥漿和石油,天空還在源源不斷的落下含著刺鼻氣味的“油滴雨”,他沒有退到更遠的地方去,而是張開雙臂,近乎享受的擁抱著這一切。
所有的辛勞,此刻都有了回報。
“快!向臨高發電!我詩里亞勘探隊已於1637年2月14日,成功試打出一口預估日產兩萬桶的高產油井。”穩住了自己情緒的崔雲紅口授道。
“好!我就去!”黃璐興沖沖的轉身就跑。
在接下來的九天時間裡,這口井把大約10萬桶,約1.2萬噸原油從150米深的地下噴向天空,平均日產量達1萬桶。大大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這是我們第一口日產萬桶的高產油井。”詩里亞勘探隊隨後在向臨高發出的正式報捷電報中這樣寫到:“二號井的成功開發,不僅滿足了當前臨高的石油需求,同時錘鍊了石油開採隊伍,完善了石油勘探開採流程,建立了可靠的石油生產基地。二號井的成功標誌著元老院已經完全掌握了可靠的石油開發技術……”
二號油井後來被稱之為“情人節奇蹟油井”,當它儲量在幾十年後逐漸枯竭,最終被關閉之後,這裡被保留下來,成為一個紀念性建築。後來詩里亞石油公司在這裡開闢了一個紀念性的公園,二號油井也成為了公園裡的一處景點
因為它被發現的特殊日期。意外的成為了南洋地區的男女青年們為了表達愛情而經常光臨的旅遊景點,在塔臺的鐵鏈、井架上掛滿了象徵堅貞愛情的掛鎖。曾經用來儲存石油的窪地也被修復成為了一個供人們泛舟的人工湖泊。
此刻,這些浪漫的事情尚未發生,只是隨著周圍的原油越聚越多,窪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石油湖,而且還在不斷的擴大中。第一天工人們聚集在一起看“西洋鏡”,更有人站在湖邊拿木棍去攪動石油,想看看這黑乎乎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第二天湖面上瀰漫的刺鼻味道就讓人退避三舍了。
為了防止有人靠近石油湖出現什麼意外或者安全事故,陳鵬宇讓人在湖旁邊插上竹籬笆,設定了警戒塔用來警戒,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靠近。
看著越來越大的石油湖,工程隊停掉了其他所有工程,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突擊修建新的儲油池和導流渠。二十四小時輪流開工。在二號井出油的第8天時,新的一批儲油池修建完了,在透過驗收的當天,秦西科就招呼著用油泵將石油湖裡面的油抽到油池裡。
到了第10天,秦西科和陳鵬宇終於把俗稱聖誕樹的井口裝置。安裝好從這一刻起,噴出井口的石油開始一滴不剩的被鑄鐵管送進了導流槽,繼而流進了儲油池裡面去了。石油湖的面積終於不再擴大。
“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其實只剩下一個了,不斷的修油池來容納這些石油。”吳廷偉開玩笑地說道,“原本是擔心採不出油,現在又開始擔心油太多了。好吧,我的問題是,接下來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