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行情價一天是三百,林哲七天都不一定能走完全程。

而且很多自付身體不錯的旅客,揹負著帳篷和一些不必要的東西轉山。

走到這裡的時候就會感受到高原反應的折磨,不得不僱傭揹負減輕負重,所以卓瑪並不缺生意。

在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推讓之後,卓瑪對林哲等人說道:“你們有至親的家人嗎?我可以代替她轉山的,不收錢。”

眾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讓卓瑪代替柳慧語的母親華教授轉山。

卓瑪在一張紙板上寫下了“熱水15、泡麵30”之類的字樣,放在了媽媽的帳篷門口,然後跟著林哲等人往前走去。

卓瑪的母親漢語很差,卓瑪不在的時候,就需要靠這個紙板攬客、收錢。

這也是卓瑪母女可以在這裡討口飯吃的原因,年老一輩的藏民沒上過學,很難跟內地遊客交流。

卓瑪高興的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小小的人兒扛起行李奔走如飛,直讓同樣小短腿兒的夏沫佩服不已。

八百米之後,林哲開始的今天第一次的身體矯正恢復,痙攣疼痛的樣子頓時驚住了卓瑪。

看到林溪在給弟弟按摩肌肉,卓瑪的大眼睛中充滿了憐憫和關切。

她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其實你們可以僱一匹馬,我出面去僱的話不算貴,那些天竺過來的人都是騎馬的........”

剛仁神山不僅僅是雪區的聖山,很多天竺那邊的信徒也過來轉山,只不過他們是逆時針轉山,這會兒林哲等人還沒碰到。

說起來好笑,也不知天竺人到底心誠不心誠,明明大老遠的來了,卻不是親自徒步,而是騎馬完成整個轉山過程。

林哲拒絕了騎馬的建議,他現在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也許很快,他就可以徹底拋棄輪椅了。

卓瑪見到林哲拒絕,默默的對著剛仁神山的方向跪了下來,低聲的唸誦藏語,模糊不清的祈禱聲在這方清澈的藍天之下,顯得無比虔誠。

接下來的轉山過程,越來越輕鬆,這支轉山小隊伍中的氣氛越來越好。

第一是因為卓瑪這個小背夫起到了稱職的作用。

林溪等人要陪著林哲,好半天都走不了幾里路,卓瑪中午的時候跑前跑後好幾次,提前跑到前方的宿營點,燒水做飯,還紮好帳篷讓林哲及早休息。

宿營點倒是有簡易旅館,但是林溪等人都不願意住,衛生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一點。

很多人都把帳篷紮在宿營點周圍的空地上,可以保證安全,睡袋質量好的話,半夜的寒冷也不是不能忍受。

第二個原因,就是林哲的身體,正在以神奇的速度恢復。

以前的時候,他上個樓梯都要癱瘓半天,但是現在已經可以一口氣走上幾里地,痙攣顫抖也不過是幾分鐘,就可以再次恢復過來。

林溪和夏沫高興的不得了,前者是因為看到了弟弟痊癒的希望。

而後者,是看到了柳慧語身上的變化。

柳慧語雖然還是經常性的沉默,但是她的眼眸之中,卻有了豐富的色彩,偶爾的時候,也會跟著大家一起歡笑一下。

等到第四天的時候,林哲一行人終於翻過了海拔最高的埡口,抵達了轉山路線上最美的一個宿營點。

一池湖水靜靜的躺在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倒映著瓦藍瓦藍的清澈天空,還有多多輕拂而過的白雲。

湖水周圍錯落著很多的帳篷,都是即將完成轉山,卻留戀這方美景的旅客。

當夜晚來臨,群星漫天的時候,林哲摸出了隨身攜帶的一隻口琴。

上一輩子的時候,口琴是林哲唯一擅長的樂器,畢竟脖子以上,他哪裡都不能動彈。

空靈的琴聲響了起來,一曲《天空之城》在宿營地的上空飄蕩,輕輕的律動了許多人的心靈。

而林哲的心靈也在律動,輕微的痙攣一閃即逝,全新的感覺瀰漫了林哲的全身。

【身體矯正結束,苦盡甘來,品嚐你應得的甘甜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