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章村裡的廠子落成,嶽小娥她把工作賣掉了

11月份初,村裡的廠房終於落成了,工廠只需要滿足日常的生産便可以,倒是不用修建的那麼精緻複雜。

首批招募了50個手腳麻利眼裡有活的婦人,村裡的廠子主要做秋梨膏,洗發水,肥皂,釀酒,還新增了做古法做松花蛋,今年的鴨蛋不多,主要試水效果。如果市場反響好,再跟公社申請大批次飼養鴨子做松花蛋的事。

眼下是76年的年底了,個人家庭養雞的數量不能夠超過3只,鴨子不能夠超過4只。但是如果是大集體便不受限制了,村裡正好有水塘,具備豢養鴨子的條件。

這段時間四娘趁著不忙的時候,將這些東西的製作方法整理成冊,上面還貼心畫了插圖作為參考。

四娘始終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你自己學會了自力更生的本事,這才能夠不餓肚子。

勝利大隊工廠投入生産的那天,公社書記賀童過來參觀,他親自品嘗了剛剛放涼的秋梨膏,這算一次大膽革新嘗試,如果成功了。其他的公社也可以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特色農業經濟專案。一個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富裕。

四娘覺得這時候的官員還沒有那麼強的官僚主義,十分的樸實一心為民,為了能夠讓廣大老百姓吃飽飯也是絞盡了腦汁。

聽說這次勝利大隊申請集體建廠可是困難重重,嶽忠華早在4月份時候就提交了申請。直到9月份才獲準同意,可惜公社資金有限,只能夠靠生産隊自給自足。賀書記一路為勝利大隊開綠燈,要不是他一路的保駕護航,這個專案恐怕早就夭折了。

四娘聽了大舅媽的建議,換著花樣給孩子們做輔食。現在三娃糖葫蘆二娃小鈴鐺扶著牆就能夠走路了,三個小家夥早就學會了爬,除了老大小土豆一天天懶得動彈,小鈴鐺和糖葫蘆每天都精力旺盛好奇的探索這個嶄新的世界。

老三的語言天賦最強,現在已經能夠說一些,奶奶,爺爺,嬸嬸,姐姐,哥哥,這些疊詞的話。

小家夥光聞味就能夠分辨出來是誰來了,每次爺爺來,他都閉上眼睛假裝睡覺。主要是爺爺的鬍子太紮人了,他又躲不過去。

而小鈴鐺則跟弟弟相反,反而覺得爺爺粗重的鬍子十分的有趣。每次都看到爺爺都拍手主動的要求寶寶。

嶽忠華看了看不愛搭理自己的大孫子小土豆,還有那個裝睡躲自己的小孫子。幹脆抱起小鈴鐺,還是孫女好,每次都熱情的歡迎爺爺。

馬留根和張寡婦結婚了,居然只擺了三桌,連一道想要的肉菜都沒有,看著十分的寒酸。馬留根得承擔贍養張寡婦的前婆婆,一年100斤糧食,外加20元錢。

張寡婦如願的給肚子的孩子找了一個便宜爹。

可能是聽到村裡的風言風語多了,老馬家隔三差五就上演全武行,打的馬大炮爹一聲媽一聲。等第二天人們在街上鼻青臉腫馬大炮,他還嘴硬說是被母狗咬的。

嶽嶼森那邊傳來的好訊息,他終於提幹了,由連長升為營長。22歲的營長,這在南方軍區的歷史都是絕無僅有,但是嶽嶼森的軍功和實力都擺在那裡,這個營長他擔得起。這回他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接自己的妻兒來部隊隨軍了。

讓四娘一個人帶著三個娃去部隊隨軍,張蓮花實在不放心,就在她猶豫要不是跟著去隨軍,照顧三個孩子的時候,原本在縣城食品廠上班的嶽小娥突然頂著風雪回家了。

一問才知道,嶽小娥居然把工作賣掉了,賣了500元錢。

張蓮花覺得老閨女那份挺好,搞不懂她為啥要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