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木裡自然不敢私自定奪,畢竟先鋒軍裡不是隻有他鐵勒部一家的騎兵。

他需要與阿爾斯楞商議。

或者說,託木裡需要一個替罪羊。

攻打永山茲事體大,且刻不容緩,他作為部落酋長,是絕對不會因為一個人便放棄的。

哪怕此人身份最貴!

但這件事,必須有個人在天可汗面前,替他開脫。

其實,對於上位者來說,任何掩飾,都是蒼白的,彼此的目的,大家早已心知肚明。

但心知肚明,不代表你可以明火執仗。

對於帝王們來說,臣子的態度很重要。

你可以為了你想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但是必須是在帝王允許的情況下。

就比如現在。

面對此時烏蘭巴爾思被俘的境況,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其實大家心裡都已經有了答案。

永山衛對於東夷族的伐褚計劃,非常重要,就算是烏蘭巴爾思的親爹在這兒,也會為了東夷的伐褚大業,放棄兒子的生命。

但這個決定,不能由他託木裡來做。

說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都是屁話。

從古至今,上位者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臣子。

尤其是涉及到帝王的親眷,就更不能由一個不相干的外人去左右了,即便這個人是忠臣,也不行!

這個時候,阿爾斯楞的表態,就相當重要了。

阿爾斯楞,是天可汗的眼睛,他的決定,就相當於是天可汗的決定。

繼續攻城的命令,由他來下達,名正言順。

託木裡相信,以阿爾斯楞對天可汗的忠誠,必然會以大局為重。

可他萬萬沒想到,阿爾斯楞,竟然選擇了沉默。

這樣的沉默,持續了整夜,眼看,再有一個多時辰,天就亮了。

可阿爾斯楞,依舊是那副生人勿近的表情,就是不肯開口說出一個字。

鐵勒的一眾將領很著急,但同時他們也很無奈,因為他們之中沒人敢挑釁阿爾斯楞的威嚴。

託木裡不敢,阿里甫不敢,那些鐵勒的萬夫長們,就更別提了。

阿爾斯楞很清楚託木裡的想法,同時他也明白,拿下永山和源河的重要性。

可達成這一切,必須要付出烏蘭巴爾思的性命。

第一次,在忠誠與感情之間,阿爾斯楞猶豫了。

作為天可汗忠實的追隨者,他不應該猶豫,他就該為了天可汗的雄圖霸業,遇山開山,神擋殺神!

可為何偏偏是烏蘭巴爾思?

眾所周知,烏蘭巴爾思,是海默頭領的兒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海默首領,還有這另一重身份,狼騎大統領!

狼騎大統領的身份,就算在金帳王庭,也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