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天蚺對袁景煜拱手一禮,繼續道:

“東夷各部狼子野心,所圖巨大!攻打永山的五萬騎兵,應只是騰格爾立格的幌子,其所圖,必是我大褚西山郡!”

袁景煜聞言反問道:

“騰格爾立格,覬覦我西北之地已久,但廣域為何斷定,他會攻打西山呢?”

“陛下請看……”

歷天蚺快步行至寰宇沙盤之前,脫下靴子,小心進入沙盤之中。

“陛下,東夷軍隊,以騎兵為主。”

“我大褚與東夷接壤的三郡之中,泰安郡,地處泰華山脈腹地,山路崎嶇,城池多依山而建,地勢易守難攻,不易於騎兵作戰。”

“萬安郡大部,雖地勢平坦,卻與鳳部領地接駁,鳳部雖是前朝餘孽,但也不會與蠻夷為伍,否則也不會集結二十萬大軍,在賜索草原,與金帳王庭對峙。”

“東夷若想染指我大褚,只此一路,西山郡!”

袁景煜聞言不置可否。

其實,戰事進行到此時,對方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瞭。

鐵勒部五萬騎兵為先鋒,不管這五萬人大軍的最終目的到底如何?是否能夠達成最終的軍事目標。

這五萬兵馬,都可以拖住,萬安和泰安兩郡之地的守軍。

何況,此時大褚王國東南戰事正盛,根本無法分出多餘的兵力,來馳援西北。

此外,萬安郡之外的鳳部領地,可是還有其二十萬大軍在虎視眈眈。

歷天蚺猜的沒錯,鳳部的確不會與金帳王庭同流合汙,甚至都不願讓其大軍借道鳳部,攻打大褚。

但鳳部掌權人風家,與大褚皇室袁家,可是有數百年的世仇。

誰又敢保證,鳳部不會趁人之危,趁機攻打大褚呢?

“廣域可有退敵良策?”

袁景煜聽完歷天蚺的分析,沉吟片刻,沉聲尋問?

“臣確有一策!”

歷天蚺對成武帝躬身一禮。

“可令西北都護府,徵調固賽、襄城兩郡兵丁,馳援西山。再加西北都護府三萬兵馬,西山郡守備兵力,便可湊足八萬,堅守足以。”

“引鐵勒部五萬兵馬,入源河!”

“在此之前,徵調源河所有船隻,改造為戰船,調撥給泰安郡守軍,在灕江之上臨時組成水軍,與萬安郡守軍策應,將這五萬人,圍而殲之!”

歷天蚺不愧為兵部尚書。他提出的應對之策,的確非常實用。

源河縣,本就是託木裡此行的目標之一,但其攻打源河縣的最終目的,便是想要奪取源河渡口之上的船隻,載大軍東去。

歷天蚺的計策,對於託木裡來說,可謂是釜底抽薪。

此外,源河縣,是依江而建,兩面環水,兩面環山,城牆低矮,又建於山腳之下,防禦能力相當於無。

縣城之內,支流縱橫,水道交錯,也不利於騎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