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靜下去之後,谷令君回顧整場戰鬥,發現自己漏掉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

今天的戰鬥,永山衛軍卒射出了近萬支箭矢,卻只給對方造成了百十人的傷亡,這是為何?

難道真的是自家的軍士準頭不咋樣?又或者對方那臨時製作的大盾防禦效能太好了?

其實都不是!

不是自家的軍卒準頭不好,而是射擊距離太遠,殺傷力根本不夠!武器的有效攻擊距離,才是造成今日局面的根本所在。

大褚軍卒列裝的弓弩有三種。

第一種最普通,也是裝備最普遍的便是手弩。這種手弩造價低廉,單兵使用,有效射程只有兩百五十米。

第二種便是尖哨們手中的輕弩。輕弩的效能就不用多說了,精度高、威力大,就是價格實在是太過昂貴,想要大批裝備,根本不現實。

第三種,便是雙人使用的強弩!強弩雖然威力巨大,射程也達到了驚人的五百米。但對使用軍卒的力量、耐力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當然,還有谷令君剽竊前世諸葛亮設計的連弩。只是,連弩的攻擊方式不適合今天的戰鬥。

無他,諸葛連弩注重射速,但精度不夠,今日是守城戰,對方又有大盾防禦,用連弩攻擊,完全就是浪費箭矢。

東夷蠻子剛剛開始填溝的時候,永山衛的守城軍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填土。

後來隨著時間推移,蠻子開始進入了強弩的射程。

但是奈何,強弩雖然厲害,但是數量有限那,再加上對方吃痛後,馬上伐木造盾,強弩也就失去了作用。

東夷攻城大軍損失那一百多人,那是最後對方推進至城下兩百多米的距離之時,進入了褚人守城軍卒的手弩和弓箭的射程。

在密集的攻擊之下,才能斬獲一百多蠻兵的戰果。

也就是說,隨著攻擊距離的拉進,對方的大型攻城器械雖然要開始發揮作用了,但是己方手中的武器,同樣也可以發揮最大的戰力。

想通了這點,谷令君自然就增加了幾分必勝的信念。

只是,當他想要去找宋江談一談自己想法的時候,東夷蠻子發動了夜襲!

谷令君剛一出門,一支羽箭直接擦著他的臉頰掠過,只要這支羽箭再向左偏上兩厘米。

輕則谷令君變成獨眼龍,嚴重點,估計就一命嗚呼了!

谷令君條件反射的立即臥倒在地,轉頭看著那支釘在牆上,尾部還在劇烈顫抖的羽箭,心有餘悸之餘,也在暗罵自己不小心。

環視四周情況,他發現值守的軍士死傷了數十人,另有一些老卒正在試圖揮刀砍斷那些嵌入城磚之內的飛爪。

可惜城下的敵人箭法刁鑽,只要有軍卒靠近城垛,下場便是被一箭封喉!

這種飛爪設計的也極為巧妙,麻繩與飛爪連結的位置,全部懸於城牆之外,想要砍斷繩索,就必須探出身體。

“丟火把!”

谷令君趴在地上大聲呼喊。

敵人在暗處,己方在明處,人家的箭矢自然如同長了眼睛一般。

遇到這種情況,要麼馬上滅掉所有光源,要麼找到敵人的位置。

谷令君才不做選擇題,他不僅要滅掉己方的所有光源,也要暴露敵人的位置所在!

“把所有的火把,都丟到城下去!弓弩手準備壓制敵人,刀斧手全部到城頭上來!”

“賢弟,你怎麼樣!?”

宋江出門就看到谷令君趴在地上,以為他受傷了,於是不顧自身安危,衝到了谷令君身邊查探。

“哥哥,趕緊派人城門固防!”

宋江不是傻子,蠻子攻城,無非就是想從裡面開啟城門。能不能守住城頭贊且不提,為了以防萬一,也要派一隊軍卒把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