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大戰將至(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永山縣,城外一里。寬一丈,深一丈三尺的壕溝,足足挖了五十條!
壕溝上覆草蓆,草蓆之上蓋著一層薄薄的黃土。溝內,佈滿了削尖的倒刺。
永山縣軍民齊上陣,男丁挖溝砍樹,女人則做飯、燒水削木頭。
愣是在一日之內,完成了谷令君要求的任務。
五十條壕溝,一里地的防線,再配合拒馬樁與絆馬索的輔助,敵人的大軍想要攻城,怕是也得耗費一番手腳。
這也就是時間倉促,不然,還能設定更多的障礙,用作防禦東夷大軍騎兵。
城內,除去支援定西堡的一千輔兵,還剩下三千七百正規軍卒和一千輔兵。
大戰在即,民夫營的數百民夫,也同樣配發了簡單的甲冑和武器。
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永山青壯,這些百姓平日裡沒少遭受東夷馬匪的禍害。
得知蠻子大軍即將攻城,憤怒之餘,許多年輕氣盛的莊戶,都是抄起自家的扁擔、鋤頭、鐵鍬等各式各樣的農具,自發前來抵禦蠻人入侵。
這些百姓,雖然未參加過軍事訓練,但還是可以幫助軍士輸送箭矢、石塊、火油等物資。
宋江粗略計算,加上民夫營的民夫,以及自發而來的青壯,永山縣的守備力量剛剛過萬。
人的確是不少,可這戰鬥力如何,他宋江真的不敢妄言。
若這一萬多人,都是如烽燧堡軍卒那般的精銳軍士,再借助城牆作為掩護,抵禦他東夷蠻子的幾萬大軍,還是問題不大的。
可是永山這一萬人,正規軍卒只有三千七百多人,而且其中一千多人還是剛入伍的生頭!
剩下的不是輔兵就是民夫,說什麼一萬大軍,真的是有些自欺欺人了。
說得難聽一點,完全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當然,好訊息也不是沒有。
自從谷令君與宋江合夥設立鹽坊之後,永山衛就從來沒有為軍費發過愁。
永山衛倉庫中的箭矢、火油、戰刀、盔甲、糧草等一應戰略物資,可謂是堆積如山。
尤其是宋江升任都尉以來,威遠伯令他永山衛大營擴充至八千人。
這兵丁,雖然還沒招夠,可是相應的物資,卻已經進了永山衛的大庫之中。
有了這些東西,只要城牆不被攻破,那麼城內的守軍,靠著這些物資,完全可以堅持半年之久!
此外,谷令君,騰空了縣城城西靠近城牆半里範圍內的所有房舍。
一是,這些房舍可以作為軍士們臨時休息之所;
二是,為了這些百姓免遭戰火洗禮。
谷令君看過許多古代攻城的案例。
古代大軍攻城,使用最多的攻城重武器,無非就是大型投石機,小型投石車以及攻城弩。
這些武器的射程都非常有限。
比如大型投石機,它的最大射程也就只有兩百多米。
小型投石車就更差了,最多也就一百五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