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為了大褚那些大話,都是騙人的。

哪怕是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他們這些人也必須死戰、死守!

烽燧堡

吳老狗正在組織一眾軍卒,在堡寨之外,設定拒馬樁、絆馬索、壕溝等一些列阻滯騎兵衝鋒的障礙。

這還是從谷令君給他的一本名為《韜略 戰騎》的手記中,所看到的對抗騎兵的方法。

烽燧堡沒有地利上的優勢,只能憑藉堡寨為依託來對抗東夷騎兵。

吳老狗沒見識過數萬鐵騎攻城的場景,但是他知道,自己手裡這座烽燧堡,是絕對守不住的。

但是作為一名大褚邊軍,他不能退縮!

吳老狗已經做好了死戰的準備,同時他也有所覺悟,除非戰死,否則寸土不讓!

按照時間推算,東夷蠻子的大軍最多還有一天的時間,便會到達烽燧堡。

烽燧堡是大褚與東夷蠻子之間的第一道防線,也是通往永山衛的必經之路之一。

相比於一線天那條峽谷之內的通道,一馬平川的烽燧堡駐地,才是真正適合騎兵大軍作戰的戰場。

吳老狗不敢奢望能夠阻擋大軍的進攻。

因為,在他看來,無險可依的烽燧堡,在東夷蠻子數萬鐵騎的強攻之下,能夠堅持兩個時辰,似乎都是一種奢望。

他現在做的這一切,完全就是在盡人事,聽天命!

“都頭!都頭!”

一名尖哨飛身跳進剛挖了一半的壕溝之中。

“都頭,頭兒的傳訊!”

原烽燧堡的老卒,習慣稱呼谷令君為頭兒。這不僅代表著尊重,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已將谷令君當做了自家人。

吳老狗趕忙放下手中的鐵鍬,從尖哨手中接過信函。

谷令君傳回的資訊大體意思如下。

棄堡,撤退!

令他吳國忠部,在撤往永山衛途中,通知沿途百姓,進入附近山林中避難。

收到吳老狗飛鷹傳訊的谷令君,在第一時間便制定了應對措施。

烽燧堡無險可依,堡寨裡那一千多守軍,留下也只能是徒增傷亡,還不如直接放棄烽燧堡,集中力量守衛永山縣。

另外,定西堡中的一營兵馬也要照顧到。

根據從定西堡派來永山衛的傳令兵那邊得到的訊息來看,攻擊定西堡的東夷騎兵,只有一萬左右。

以定西堡的地利優勢,只需要再派去兩個營的兵馬,完全可以藉助堅固的堡寨,阻擋蠻子騎兵的攻擊。

以谷令君對戰爭態勢那敏銳的洞察力,他立即猜到,攻擊定西堡那一萬騎兵,絕對是佯攻,重點不在那裡,而是永山縣。

對方的目的只有一個,調虎離山。

讓一萬騎兵攻打定西堡,然後誘騙永山衛大營馳援,屆時永山縣守軍兵力空虛,蠻子的大軍再來個突然襲擊,一舉奪下永山縣。

不得不說,東夷騎兵的指揮將領,的確是一名善於用兵之人。作戰方法也運用的極為合理。

要不是自家的一名尖哨拼死傳回訊息,怕是谷令君也得中了對方的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