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褚王國窮兵黷武,所以歷來都是武官的地位高過文官。

永山縣縣令與宋江這個校尉雖是平級,但是論其身份地位,李大人都在宋江之下。

不過文官也有文官的長處,生產、通商等一切事務,就算是交於宋江這個粗人去打理,他也玩不轉。

再者,宋江此人歷來八面玲瓏,所以和永山縣的各級官員,關係都打得火熱,這讓他在永山縣之中,可謂是如魚得水。

永山縣縣令,姓李名長樂,字天祥。是成武十二年的二甲進士。

按道理說,一般的二甲進士,咋地都能在皇城裡謀個合適的差事,也不知道為何,卻被派駐到這偏遠的永山縣當了個縣令。

而且,這一當就是十五年之久。

一個縣令,十五年不得升遷,這在大褚建國至今,也是首例。

宋江和李長樂不僅僅是關係好,甚至還有些惺惺相惜,正是因為兩人有著相似的經歷。

一個十五年不挪窩的縣令,一個混了半輩子的校尉。

兩個人皆是從躊躇滿志的青年俊才,被歲月這把殺豬刀,愣是給磨成了得過且過的半老庸人。

永山衛大營就在縣城邊上,谷令君和宋江沒等多久,門外就傳來了親兵的通報。

“李大人到!”

隨即,一名身著粗布長衫,鬚髮灰白的小老頭走入了大帳之中。

看到此人,宋江立即起身相迎,谷令君也跟著起身走了過去。

“來來來,賢弟,這位便是李長樂李大人!”

說著,宋江將谷令君讓至身前,繼續介紹。

“老哥,這就是我最近跟你提過的,烽燧堡新上任的都頭,谷令君。”

“烽燧堡都頭谷令君,見過大人。”

谷令君雙手抱拳,並未行軍禮,畢竟對方沒有軍職在身。

李長樂顯然知道谷令君,並且也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軍頭背景通天。趕忙謙恭的回禮。

“小谷大人不必多禮,小老頭我今天沒穿官服,咱們還是隨意一些為好。”

說完,李長樂轉頭問向宋江。

“宋老弟這麼著急的要我前來,所謂何事啊?”

宋江,引著李長樂坐下,並命人為其添置餐具之後,才緩緩開口。

“老哥,看看這是何物?”

說著,宋江把谷令君給他的那一小袋精鹽遞到了李長樂的面前。

李長樂是行家,看到袋子裡的那精細的白色顆粒,有些吃驚。

“這鹽的精細程度,比官坊裡做出的精鹽還要細上幾分啊!宋老弟,此物何處得來呀?”

宋江不答反問。

“老哥,這個成色的精鹽,能賣出個什麼價呢?”

李長樂估算了片刻,斬釘截鐵的回答。

“至少七十兩!”

宋江和谷令君相視一笑,七十兩這個價格,的確已經達到了兩人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