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已經來了不少人,從空中望去,黑壓壓的人潮還不停的從四面八方往這裡彙集。

李楚不知道這次升國旗是不是第一次,反正之前他沒聽說過,之後還會不會有他也不清楚,記憶中常態化升國旗好像要到九十年代了。

而且以後還會分為節日和平日兩種狀態,節日有軍樂隊,平日沒有。

而且每天的升旗時間還都不一樣。

說句實話,今天幾點升旗他也不知道,只知道早上會有升旗,完了以後就會清場,緊跟著就是閱兵。

等這邊升完旗之後,他們這一大家子人就會去那邊的觀禮臺,他這次找了好幾個人,才湊夠了他們這十幾口子人的票。

等待總是漫長的,都不知道過了多久,天色都已經大亮了,升旗儀式才正式開始。

看著冉冉升起的國旗,群眾們一起唱國歌的聲音甚至蓋過了軍樂隊發出的聲音。

當國旗緩緩升到頂的那一刻,廣場上的人們發出了發自肺腑的歡呼聲。

很快,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就開始散去,來的時候什麼樣,人潮散去之後的廣場仍然是什麼樣,地上連一片垃圾都沒有。

廣場上這時已經有戰士開始往這邊擺放凳子,到時候還會有不少人坐在這邊觀看閱兵。

李楚給段佳寧和劉自強的票,就可以讓他們坐在這邊。

走到路邊往東邊望去,一輛輛坦克、步戰車、裝甲車、各種炮,一臺臺指揮車運輸車,和導彈發射車已經整齊排列,等待著一會兒接受檢閱。

觀禮臺上此時已經就坐了不少人,透過工作人員,李楚他們一行人終於登了上去。

一直到九點四十分,各位首長偕同各界人民代表,以及國外來賓登上了城樓。

十時整,成立三十五週年大會在國歌聲和二十八響禮炮中拉開大幕。

等首長乘坐敞篷閱兵車檢閱完部隊,又登上城樓講話完畢後,分列式閱兵正式開始。

“李楚李楚”坐在觀禮臺上的丁秋楠輕輕的叫道。

“怎麼了?”

“他們穿的軍裝為什麼跟咱們不一樣?”她指著下面已經開始往這邊走動的第一支隊伍,三軍儀仗隊。

“這是八五式的新軍裝,馬上咱們也換。”

對於換不換這套軍裝,李楚沒有什麼期待感,因為這套軍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本來它是為了配合軍銜設計的,結果恢復軍銜推遲到了八八年,而到那時又推出了八七式軍裝。

“這個料子看著好像比咱身上這個好啊。”

“嗯,最多半年咱們就能穿上了。”

這時候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軍裝的問題,大家都在竊竊私語著。

這時候就出現了很經典的一幕,下面接受檢閱的部隊指戰員穿的軍裝,和城樓上首長穿的軍裝不一樣。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正處於變革中的華夏。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