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之地,已知島嶼。

這並非是一個空間的概念或者名詞,並不是真的說就如同普通大海上的島嶼一樣,分散在了各地,而是種概念上的定義,判斷標準。

所以,若能屹立於無窮高處,縱覽全域性,也能將無窮盡的已知島嶼,視為一塊龐大的已知之地連線在一起。

即使連線不甚緊密,但可視作一個整體。

而這個整體有另外一個名字。

大虛空。

從來只有大虛空,一切都在大虛空之內。這句話並沒有說錯。因為對於身處已知的生靈而言,已知之外的未知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經過開拓的未知從來都等於不存在。

或許有人說這怎麼能等於不存在?難道未知就沒有潛在危險嗎?假如未知的東西來攻擊已知那怎麼辦?當未知怪物出現在已知之時,還能視作不存在嗎?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首先得明確一點,那就是未知從來都是未知,如果是未知之物對已知產生了干涉,那實際上就已經是已知了。

所以本質上,一切爭鬥都是已知的爭鬥。

就像是地球人類無法看到可觀測宇宙之外,可觀測宇宙之外可以視作一種未知。但是對於本來就活在可觀測宇宙之外的智慧生物而言,他們所處的地方就已經是已知了。

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能窺得大虛空的一角。

大虛空從來不是一個地方。

而是一個判斷的標準!

至於宇宙,天地,時空?

這些從來都是大虛空的表象,只是生活在大虛空的生靈對自己所認知的客觀現實進行的總結,如同盲人摸象,窺不得全貌。

所以凡是已知的地方,都是大虛空。

不斷解析著這偉大之力,補全源力,銘刻於冥冥當中的這些想法,這些資訊,出現於李恆的腦海當中,告知他該知道的一切。

修煉也好,學習也罷。

這實際上也是對真正客觀現實不斷認知的過程,是在大道之路上的無盡求索。而如今,解析偉大之力,補全源力,讓他對真正的客觀現實生出了本質的認知與思考。

原來如此麼?

李恆點點頭,若有所思。

自然,這其中還有諸多疑問沒有解答。

比如源力與這偉大之力的本質,來歷。

比如這些災劫和怪物的起源。

但能知道這些資訊依然彌足珍貴。

基於這些想法,這些資訊深入思考,他也能想到了那些大虛空意志的本質,或許就是無窮盡已知之地的聯合?

這也能很好解釋他之前所注意到的,大虛空意志之間的不同,都是大虛空意志,但大虛空意志不只有一個。

甚至這些意志間還在互相爭鬥,不和睦?

“你想到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

李恆耳邊,響起了大虛空意志的聲音。

“很快嗎?我覺得很慢了。”

李恆澹澹說道。

“不,是很快,快到我都不明白這個過程。在我的預想當中,你來到山海大界,就應該和那些無窮盡的已知之地的生靈互相交流資訊,最後碰到一位至高,從中獲得最終的資訊。”

“可是現在,你沒碰到任何一位至高,結果卻莫名其妙的產生了這種想法,得知了真相,你不覺得這對我們而言很是奇怪嗎?”

大虛空意志說道。

“我倒是覺得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