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籌徵令、民族冊(第2/3頁)
章節報錯
木恩賜眉頭依舊沒有舒展,說道:“你所說的的籌徵令和民族冊,我倒是說不上好與壞,總要試過才知道,不過大凡新改,多少都會遇到反撲,你可要想好了。”
賈瑛點點頭:“我又何嘗不知,所以才想著讓柳雲龍來主理此事,別人我也放心不過,凡事就怕矯枉過正。就比如軍戶滿足什麼條件可以獲得永業田?什麼樣的功勳可以獲得多少田地?”
“再比如,籌徵令可以釋放到什麼寬度?如果壓迫的太過,沒等把胡人的性子磨平,反倒給自己惹了一身騷,終究還是要扶持一批的,讓他們來做這片土地的話事人。”
“還有民族冊具體該如何施行才不會引起太大的反抗,給各部劃定區域,不止是為了延續各部的矛盾,也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紛爭,否則只四處救火也能把人累死。而且,這項政令也只是過渡性的,不能讓各部之間徹底隔絕,那樣會給後人留下麻煩的。最主要的還是試行,為將來走出一條可行之路。”
木恩賜沒有反駁,只是說道:“不過這樣一來,估計柳兄的日子故舊就不好過了,他可是要做你妹夫的,你忍心?”
賈瑛不置可否,轉而問道:“馮驥才不是遠放隴西了嗎?”
木恩賜笑著說道:“聽說這位狀元郎正四處編排你的不是呢,什麼話都敢說,我以為你真不在意呢。”
賈瑛聞言,也只微微一笑:“這當官啊,不能一味求名,那樣是做不了大事的。偶爾放幾個政見不合的在身邊,與己與朝廷,都會放心不少,不然我早把他調去押糧了。”
以賈瑛如今的地位,想處置馮驥才並不難,難的是怎麼廢物利用,還不會招來朝廷的忌憚。
木恩賜也是一笑,打死馮驥才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有今日,落到賈瑛手裡,還真是想死都難。
“前期的這些事情都交給他去做,等他控制不住局面了,再讓柳雲龍出來收拾大局。”
“你不怕他壞事?”
“那樣正好除掉一個麻煩不是嗎?”賈瑛笑著說道:“馮驥才還是有些小聰明的,關鍵是此人有野心,不會輕易服輸,估計這會兒還想著有朝一日被陛下起復重歸中樞呢,又豈會輕易讓我抓到把柄。”
“賈雨村也好,馮驥才也好,於我們而言,其實都不是敵人,起碼他們現在還沒資格同我為敵,若只把目光放在與他們之間的這些瑣碎恩怨之上,那就太過短視了。”
木恩賜有些想不明白,賈瑛口裡的敵人到底是誰,卻沒有問出聲,該說的不用他問,賈瑛自然也會說的。
賈瑛不說,是因為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他的敵人不是馮驥才,也不是傅東萊、王子騰,甚至連嘉德也算不上。
他的敵人,是這個時代的天下大勢,或者說,數千年王朝演變至今的一套不成於文,卻被人人遵守的默契,位高權重,滿天下都是敵人。
如今是傅東萊主政,他相信就算換了楊景、顧春亭之流,亦或是再有什麼別的人,同樣不會安心讓他獨大的。
皇帝也一樣,哪怕將來換成他的兒子,這種明爭暗鬥依舊是要持續下去的。
剛才同木恩賜說的這些想法也不是賈瑛一時興起,而是早有腹案,如今算是時機到了。
林如海升了左都御史,位列二品,內閣之下,算是到頂了。他的老師馮恆石已經快要致仕了,卻依舊要老將披堅執銳重新上馬,看來傅東萊面對的局面確實不妙。
皇帝對林如海的擢拔,未嘗沒有重新分配朝堂權利的意味,早做準備,總比事到臨頭反應不及要強。
這個時候,沒人能顧得上他,自然要把握住時機。
他能看到的,不信葉百川看不到。
人啊,都是有私心的,哪怕是新政黨內,也未見的就一團和氣,某種意義上來說,賈瑛自己也是新黨一派的,起碼在政見上,他是認同傅東萊的做法的,並且用行動做出了支援。
他也不想看到傅東萊有事,可惜,一來鞭長莫及,手握大軍,如果再插手朝政,只怕那些人會馬上掉過頭來對付他。二來,軍心要穩,湘軍營兵敗的事情總要有個交代,是以也只能坐看。
更被說,京城之中,還有一個老謀深算的穆鴻正虎視眈眈。
而且,這不是他的戰場。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