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抄家(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馮恆石趕到山西時,賈瑛已經在嚮導的指引下,正率大軍趕往和林。
這中間當然不是毫無波折,西軍的成分複雜,先後歷經三位總督,都留下了各自的嫡系。藍田玉經營西軍十數年,人雖然走了,可依舊有一部分舊部掌握著實權,鎮羌衛、葭州衛、保安營、定邊營,合計大軍一萬六千餘人,這就是當日在京中藍樞所轉達的藍田玉交給賈瑛的禮物。
剩下的還有王子騰這些年在西軍中的成果,諸如寧夏左右中屯衛、榆林衛、肅州衛、涼州衛、靖邊和定邊二營,合計大軍三萬一千餘人。
再比如還有曾經楊佑留下的靖虜衛,五千餘人。
最後才是賈瑛的嫡系,湘軍營和山丹衛,原本合計兩萬五千餘人,不過經過一場大敗,如今本部只剩不到兩萬人馬。
隨王子騰北征到達哈密附近的,也只有這七萬兵馬,對外宣稱二十萬大軍,這也是為何亦不剌山的大敗會被大書特書的緣故,覆沒了近十分之一的兵馬,對北征大軍的影響不可謂之大。
想要將這四方勢力整合在一起,自然要費一番手腳,赫耳朵部的覆滅就曾掀起不小的風浪,各營主將反對者甚多,這些人基本都是王子騰的親信嫡系,西軍之中誰不知曉,薩楚仁貴已經和王總督結為了安答,賈瑛的用意實在太明顯了。
不過當薩楚仁貴血淋淋的人頭擺在眾人面前之時,反對的聲音到底還是熄了下去,兩萬遼東鐵騎的戰力足以攖鋒任何不服。
賈瑛就要告訴他們,即便沒有西軍的支援,他的三邊總督依舊可以坐的很穩。
從哈密往和林,距離數千裡,中間盡是荒無人煙的草場,一眼望不到頭,稍有不慎大軍就會失途,十天半月也繞不回既定的路線。行軍路上依稀還能看到牲畜留下的糞便殘渣,亦或牧民活動過的痕跡,只是沿途的部落在收到大戰將至的訊息後,都已經遷徙往遠放了,或者則被阿古金強令遷往和林外圍,以拱衛王庭。
按說大乾的官兵深入草原近千里,佔據了南部大部分草場,匈奴王庭早該有動作才對,可惜右王部的覆滅,不僅僅是損兵折將,只怕王庭內部此時分歧也不會少,這才給了乾軍修整的時間。
如果右屠耆王不是四在了內鬥之中,王子騰也不會如此順利的拿下西域,大乾官兵更不敢輕易深入草原腹地。
“唳!”
一聲鷹啼,打破了長空的沉寂,身在馬背上的賈瑛聞聲抬頭,緩緩伸出了手臂,一隻翼展兩米的勐禽自高空俯衝而下,平穩地落在了賈瑛的手臂之上,呆頭呆腦的長喙輕啄著賈瑛的衣衫,似乎是在邀功討食。
“二爺,這才多久,蒼青就徹底變了樣兒,稍加馴服,咱們在這草原上就算多了隻眼睛。”喜兒笑呵呵的說道。
“咯咯!”
似乎是聽懂了喜兒在誇它,蒼青昂著腦袋,發出了咯咯的叫聲,同時撲稜撲稜俊美的羽毛,年輕高大的身形格外引人注目。
賈瑛瞪了喜兒一眼:“你就縱著它吧,我讓它隨牧民的鷹隼出去探路,這才多會兒,自個兒就跑回來了,要它何用。在這麼廢下去,遲早拔了毛燉湯吃了,哼。”
“賈環!”
賈瑛頭也不回的喊了一句,手臂輕輕一抖,蒼青撲稜著翅膀落到了跑步上前的賈環肩膀上,垂頭喪氣,蔫了吧唧的,主人沒給它投食,意味著接下來幾日就要捱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果不其然,卻聽賈瑛冷聲說道:“關籠子去,餓它三天,不許餵食不許喂水,也不准它睡覺,學不會本領,那就是廢物,廢物在這裡是沒有活下去的資格的。”
說著,方側著臉向賈環說道:“看好他,下次它再不長記性,連你一併受罰。”
賈環同樣一副死了爹的模樣,可對賈瑛的命令卻不敢有絲毫違抗,他親眼見到自家這位二叔僅僅隨手一揮,一名營中酗酒的將領就被拖到轅門外斬首祭旗,眾人連求情的機會都沒有。
他絲毫不懷疑自己這位二叔說過的話會不會算數,自己這才參軍多久,已經捱了五六次軍棍了,作為親衛,別人都騎著馬,唯獨他只能靠著兩條腿,運氣好了,能搭一段兒運糧的馬車,再這麼下去,不等北征結束,他的小命就得丟掉。
等到賈瑛已經走遠,賈環才摩挲著蒼青潔白的羽冠哀苦的拽著文詞道:“咱倆同病相憐,你可得爭氣才成,不然你環哥兒真就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說著,賊眼般環視了一眼四周,見沒人注意,從腰間的布袋中偷偷取出一塊兒風乾了的肉乾塞到了蒼青的嘴裡,這些肉乾是賈瑛給他唯一的照顧了,可惜他捨不得吃,都悄悄的餵給蒼青了。
吃慣了美味的蒼青,對於這些硬巴巴還沒啥味道的肉乾自然一副嫌棄的模樣,奈何形勢比鷹強,鷹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可憐,它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寶寶。
“桑貢,肅忠王大軍可有訊息?”
桑貢也是湘軍營湖廣起家時的老人了,原是納西的武士,後來一路升到了一營遊擊,如今則是北征大軍的前鋒主將。
“已經三天了,過了約定的地點,還是沒有訊息傳來,如果再往前走,沒有界牌標識,只怕是要失去聯絡,大人,是否要大軍就地紮營,等兩邊聯絡上再趕路不遲?”
賈瑛聽吧,先是問道:“前方情況如何?”
桑貢回道:“一直有匈奴遊騎盤旋四周,均是一人雙馬,又熟悉地形,咱們的人追了幾次,但都沒了訊息。還有,據牧民所言,根據沿途部落遷徙留下的痕跡來看,這些部落離開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三日,只是草原太大了,找不到他們的蹤影,這樣下去,咱們的後勤補給便成了問題。”
遠征草原,最大的敵人不是匈奴的騎兵,而是糧草的補給和如何辨別方向不至失途。
“又夜不收來過這裡嗎?”賈瑛皺眉問道。
桑貢搖了搖頭:“此處已經過了瀚海,算是漠北地區了,咱們的探子跑不了這麼遠,另外繡衣衛那邊也沒有訊息,他們的諜子似乎遇到了麻煩。”
賈瑛此時也陷入了沉思,紙上談兵和實際作戰完全是兩回事,如今友軍聯絡不上,敵人又無跡可尋,大軍似乎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地步,儘管賈瑛對這種情況早有心裡準備,可事到臨頭還是感到了頭疼。
大致的行軍方向,賈瑛倒是不擔心,不論是西路軍,還是楊佑的中路軍,軍中都是配備了指北針的,最讓人感到無助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綠油油的草場,讓兩路大軍無法完成會師。
指北針也不是萬能的。
大軍的行進路線是不斷變化的,指北針相對於和林位置的角度也是一直在變,這對於使用者的圖上作業和對指北針的運用都有著極高的專業要求,楊佑那邊派過去的是個二把刀,不能不讓賈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