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摘桃,有後(第1/4頁)
章節報錯
再過幾日,朝中關於開海的事情,終於定下來了,禮孝郡王楊佋,奉旨南下組建海關總督衙門,負責一應寧波市舶司開海事宜,湖州御馬太監李進忠,轉遷市舶司提舉。
新娘結婚了,新郎不是我。
這句話用來形容此時的賈瑛再合適不過,辛辛苦苦推進的開海事宜,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儘管已經有所準備,可結果出來後,賈瑛難免還是有些失落的。
“怎麼,心有不甘?”
馮府,仕途二人有日子沒想現在這般深談了。
賈瑛看向馮恆石,苦笑一聲說道:“老師,若說內心毫無波瀾,那是假的,畢竟學生為了此事,付出的著實不少。”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僅開海的事,他被排擠在外,恐怕就連江南水師大營的那兩萬水軍和大小近百艘戰船,都被人盯上了。
“你應該知道,這並不奇怪,文武殊途,要懂得取捨。”
賈瑛聽明白了,又似乎沒明白。
“當年,即便是葉百川,也只是以督撫之威,節制兩廣兵馬,而非真正的掌兵。”馮恆石補充道。
賈瑛聞言,沉默了起來。
他明白馮恆石話語中的含義了,文官掌兵,在某些人眼中,他已經犯了大忌諱。
直到如今,他不過入仕三年而已,但立下的功勳,可能是別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如果他只是普通的武將或是勳貴,也就罷了,可偏偏他還是科舉正途出身,而且年輕到不像話。
與王子騰不同,他年不過二十。
那些人,自然就開始對他不放心了。
“過不了多久,你水師總督的差事怕是也會被收回,不過朝廷應該會給出相應的補償,但你恐怕會被雪藏很久。”
“如此也好,用舍行藏,此番失利,未嘗不是對你心性的一次打磨,過剛易折,人要學會讓自己變得平庸,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你有威脅。”
馮恆石還是擔心賈瑛會想不通。
“老師放心,學生曉得了,既然有人不希望我繼續掌著兵權,那索性就給他們拿去得了,學生也樂得清閒。”賈瑛坦然一笑道。
“想明白了?”馮恆石欣慰笑道。
賈瑛點點頭。
“那就再與你說一件事,你此番從江南抽身,也不見得是壞事,奉旨南下主持大局的是哪位,你應該知道吧。”
“禮孝郡王,老師的意思是指......儲位?”賈瑛心中一動。
馮恆石點點頭道:“不錯。”
“立儲之事,早有提及,只因陛下無心,才拖到了現在。前幾日,陛下分別召我們幾名大臣入宮,問起了‘誰更合適’的問題。”
“老師怎麼說?”賈瑛問道。
馮恆石搖了搖頭道:“做臣子的什麼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的心裡是如何想的。”
賈瑛心道也是,為官數十年,怎會輕易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更何況是涉及大位之爭。
“陛下有心北征,在朝中已經不算是秘密了。不過想要與匈奴開戰,首要的便是糧草和軍餉,東來公的新政雖有成效,國庫也算日漸充盈,可依舊經不起一次舉國大戰的。”
“也正是如此,你的開海之計,才能順利推行。前次遼東的事情,你運來的糧草,為葉百川解決了不小的難題,這是大家都看在眼裡的。”
“禮孝郡王此次南下,就是為了給北征大軍,籌措準備糧餉,這也算是一道考驗吧。”馮恆石說道。
“禮孝郡王也有心大位,那昭和親王呢?”賈瑛好奇道。
楊儀最先高調入主戶部協理政事,在他和許多官員眼中,那東宮之位,似乎已經有了歸宿,只等一封敕旨而已。如今楊佋忽然參與進來,又接受了皇帝給的考驗,不行昭王府那邊,會這樣乾等著。
“楊佋依舊主理戶部,負責將來徵北大軍的後勤保障,兩人一內一外,就看誰表現的更好了。”馮恆石看的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