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圍繞賈瑛的爭論(第2/3頁)
章節報錯
水溶的奏報他是看過的,賈瑛率領的湘軍營,兵馬上萬。
要知道,賈瑛才多大啊?
更關鍵的是,這支軍隊,還是賈瑛親手組建起來的!
勳貴之中,就是那些混跡沙場多年的老將,又有幾個敢說一定能及得過這個年輕人的?
如今,又被水溶再次保舉。
“後起之秀啊!可惜不是自己人。”李恩第心中不由的感嘆一句,略顯渾濁蒼老的眼神中似乎又在盤算著什麼。
傅東萊見眾人都不說話,知道他們心裡估計是將賈瑛當做了自己一方的人,不好冒然開口。
對於賈瑛,傅東萊說不上有多喜歡,也絕對不反感。在他的心裡,只要是能對新政又大用的,不管什麼出身,年紀大小,都是可以任用的。當然,前提是自己能夠掌握。
此前賈瑛不管再怎麼出風頭,他也沒覺得有什麼,兵部員外郎又如何,在京城之中也只是比芝麻大小的官兒好上一些罷了,有他和馮恆石壓著,傅東萊從來沒有擔心過控制不住的事情。
可如今,陰差陽錯之下,湘軍營再次回到了賈瑛的手中。最為關鍵的是,原本不過三千人的湘軍營,怎麼突然就上萬了呢?
馮恆石是在做什麼?給他的學生增加實力嗎?
還有葉百川,邊關的將領那麼多,離了賈瑛,難道就打不了仗了,將上萬人的兵馬指揮權交給他。
不到二十,就已經指揮上萬大軍,照此發展下去,年歲要是再長一些那還了得?
控不控制得住暫且不提,木秀於林的道理,他們就不動麼?
“陛下,臣以為還是應該另擇良將,賈瑛年歲尚輕,未恐任事輕浮,山西的局勢關係到我大乾的江山安危,應該選任一個老成持重的將領更為妥當一些。”
嘉德心中同樣在顧慮此事,賈瑛的幾次辦差,雖然都讓他感到滿意,用起來也很順手,可關鍵是太年輕了些。
“愛卿有何人選?”
傅東萊想了想言道:“陛下,遼東和薊州也都傳來了訊息,東胡人並沒有參與匈奴王庭此次的戰爭。既然如此,不如讓準備赴任遼東的西寧侯轉任山西,西寧侯坐鎮西軍多年,論對匈奴人的瞭解,恐怕少有能及的,眼下的形勢,怕是沒有再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藍田玉?
嘉德心中一時有些猶豫起來。
奪取藍田玉的西軍兵權,是他與葉百川商議好的。藍田玉身負剿匪眾人,耗費了朝廷打量的財政,卻讓白蓮教在西疆禍亂了四年之久,不僅沒有成效,反而讓白匪擊敗。太上皇還在世之時,嘉德就已經心有不滿了,只是因為藍田玉坐鎮西軍大營二十多年,他不好輕易拿掉對方罷了。
對付一群叛民組成的烏合之眾都不行,對上匈奴人,他能行嗎?
或許別人會拿他平定河西的功績說事。
可嘉德卻是清楚,藍田玉有功確實不假,可更多的功勞卻是老北靜王的,只不過功高難賞,太上皇才不得不將藍田玉推到前面來罷了。
嘉德又將目光看向了李恩第。
眼見皇帝探來詢問的目光,李恩第也不再沉默。事實上,從一開始嘉德將藍田玉調往遼東,李恩第就覺的事情沒那麼簡單。果然,沒過兩日藍田玉的信就送到了京城,只是劉祿營亂在前,被賈瑛彈壓之後,居然糊塗到帶著一群親兵要投靠匈奴,以至於讓葉百川一口咬定了劉祿的叛逆謀反之罪,身為西軍主將的藍田玉自然不可能沒有責任,讓他也不好為其說情。
“陛下,老臣以為傅大人所言有理,相比賈瑛,西寧侯無論功績還是資歷都是作為馳援大同主將的最佳人選,當下局勢於我不利,一切還當以穩字為主。”
李恩第的話,其實就是在說,賈瑛嘴上沒毛,恐怕辦事不牢。
見兩位大臣難得一致的意見,嘉德雖然心有不願,可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只能點頭答應了下來。
“下旨,讓藍田玉轉道山西,率領各路衛所兵馬馳援大同。不過賈瑛雖然年輕了些,但忠勇可嘉,值此危難之際,率領湘軍營死戰不退,擋住了匈奴人南下的腳步,為寧武關分擔了壓力,朕不能不賞。就讓賈瑛單獨率領一軍,配合西寧侯馳援大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