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翰林,我的監察御史大人,你可總算來了,你若不來,這會審就沒辦法開始啊!”大理寺少卿谷廩倉看著姍姍來遲的賈瑛,一邊迎了出來,一邊苦笑著說道。

賈瑛面對一臉笑意,還起身出門相迎的谷廩倉,自然不敢託大,三名主審和另外一名監審的資訊,賈瑛已經知道了,職位最低的便是這位大理寺少卿,嗯,正四品。

其他幾位,刑部侍郎李乾安,正三品;督察院右副都御使龐瑋,正三品;右宗人楊煜,正一品。

再看賈瑛,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監察御史正七品,承直郎正六品。

嘉德派出的兩個監審,身份官階差別如此之大,就是在向百官傳達一個訊號,那就是這件事皇帝的立場是中立的,他只要真相。右宗人是正一品的官階,而且還是宗室元老,不涉及朝政,即便是監審,也不會輕易開口或是插手此事,畢竟不論結果如何,對於皇室的人來說,都不會有什麼影響,他唯一的任務,便是給賈瑛坐鎮。

至於嘉德為何選賈瑛作為監審......

賈瑛對於從嘉德嘴裡說出來的“信任”、“忠心”之類的話語,是一個字,不是半個字都不信的。

皇帝都被百官逼到他這個份兒上了,如果還不長記性,輕易去相信一名臣子的忠心,呵呵,那這個皇帝不是傻子,就是裝的。嘉德是傻子嗎?宣隆那麼多優秀的兒子,為什麼是嘉德坐上了皇位?

或許在自己救駕的那一刻,嘉德心中流露出的信任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可也僅僅是那一刻罷了。

賈瑛猜測,之所以選自己作為監審,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是新科進士選官,在朝中,除了馮恆石之外,再沒什麼牽扯,且賈府不同於其他勳貴,在軍中已經沒有了職位,身為外戚,與徐家有沒有什麼恩怨。第二個反面,可能是因為馮恆石吧,自己從入京之時起,就是打著馮恆石學生的名號的,到如今,兩人的師生關係更近一份,而馮恆石又為了朝政,付出了那麼多,徹底斷了入閣的希望,怎麼說朝廷也要補償一下才是,而馮恆石有沒有子嗣後代,學生裡面,名聲在外的也只有賈瑛一人而已。

不管什麼原因,賈瑛都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論接下來,會不會與其他幾名主審發生衝突,眼下該守的禮節,必須遵守。

當下,賈瑛便向著谷廩倉恭敬一禮道:“下官監察御史賈瑛,見過谷大人。”

監察御史,是他此時的任差,自然不能以翰林的身份自稱。

賈瑛如何看待自己且不提,只是在他人眼中,這位新科探花郎,卻是大乾官場之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同科的狀元榜眼,都無法與之相比。

皇宮救駕簡在帝心,湖廣平叛頭角崢嶸,如今朝廷那麼多的大臣,皇帝都不選,偏偏選一個七品小官,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不管皇帝在與百官的交鋒中如何弱勢,他都是皇帝,官員們的一切榮恩,都來自於龍座之上的那位,被皇帝看中的人,他們又豈敢輕視了去。

再說這位探花郎,也並非是沒有任何依靠的寒門出身,不說他勳貴的背景,只提如今的馮恆石,就再無人敢輕看他。

卻見谷廩倉拉著賈瑛的手臂,一邊向著大堂走去,一邊向賈瑛說道:“賈大人,不必如此見外,你我同朝為官,又同受陛下重託,今後當應多多來往才是,莫要生分了去。”

賈瑛看了一眼這位谷大人,心中不由好笑,彼此才見了一面,還沒熟絡,何談生分?

心中細細體悟了一番,賈瑛卻是咂摸出點門道來了。

感情這位谷大人是在藉機向自己表明態度呢!

倒不是說此人與自己的立場是相同的,其實就是夾在中間難受,兩邊都要聯絡一番,表明自己那邊都不想得罪。

賈瑛來之前是打聽過三位主審的背景的,刑部據說是站在李恩老這邊的,李恩第對徐案的態度如何,賈瑛不知,可這位刑部侍郎李乾安卻是與徐家有過不愉快的,據說這位李大人原本是要調任戶部的,只是那個時候,徐遮幕尚兼著戶部尚書的職位,為了安排自己的親信,便將李乾安擠掉了,如此,李乾安升任六部侍郎的時間足足推遲了三年,方才得以如願。

督察院右副都御使龐瑋,據說當初和徐府走的比較近,左副都御史莊文運不就是因此而被牽連了嗎。只是如今這位龐大人的態度如何,賈瑛卻是猜不透。

至於谷廩倉,他是寒門出身,能一路走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已經差不多耗光了所有運氣,想要再進一步,除非向賈雨村那樣,抱上一個大粗腿才行,只是他的性子,卻是個誰也不願意得罪的。

大堂之中,另外兩名主審官,都已經早早到了,谷廩倉領著賈瑛進入大堂之後,便開口說道:“我來為賈大人介紹,這位是刑部的李大人。”說著,目光看向了端坐主位上的一箇中年男子說道。

賈瑛抱袖見禮道:“下官賈瑛,見過李大人!”

谷廩倉依舊滿面笑意,看向另一邊的一個四旬左右,有些發福微胖的中年男子道:“這位是督察院的龐大人。”

“下官見過龐大人!”

“哼!你便是賈瑛?一個監察御史,派頭倒是不小,只因你一人未至,本官與另外兩位大人,便在此處足足等了一個上午,會審也因你無法開始,耽誤了陛下的差事,倒不知你該如何交代!”

賈瑛話音才剛落,龐瑋將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一旁的高几上,冷聲譏諷道。

賈瑛有點莫名其妙的看了龐瑋一眼,這位右副都御使怕不是吃錯藥了吧?

因我無法開審?

真以為我年輕什麼都不懂嗎?你們怕不是還巴不得我吃點來呢!

徐鳳延雖然被拿入獄,可徐遮幕的次輔之位,並沒有被皇帝拿掉。再者徐家若真是與楊煌有瓜葛,那京中有半數的官員,恐怕都逃不了被牽連。哼!讓你審,局勢未明之前,你敢審嗎?

對方,這是在給他頭上戴帽子呢!右宗人楊煜也不在,同為監審,為何不見你把屎盆子扣在他頭上呢?

賈家在京城雖說顯貴,可也僅僅是顯貴而已。京城裡的顯赫門第多了去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給賈家面子的。何況,督察院的這幫官員,向來與勳貴尿不到一個壺裡。哪一次有勳貴倒黴,不是先從督察院的彈章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