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黛玉和時飛(第1/3頁)
章節報錯
“勞煩老伯到府裡傳個話,就說家中後輩子侄賈瑛前來拜訪姑丈大人。”
揚州鹽政衙門前,賈瑛遞出名帖,向守門的老僕交代道。
老僕渾濁的雙眼以睜道:“可是打都中夫人府上來的?爺先請到廳中喝杯熱茶,老奴這就去稟報我家老爺!”
賈瑛一行隨老僕進門,路上老僕周肆伍說道:“老哥只管去回稟姑老爺,就說雲南府的小瑛二爺路過揚州來拜就是了,姑老爺自然知曉怎麼回事。”
林府老僕未走多久,賈瑛只聽廳外有腳步聲傳來,手中茶碗放下,目光轉向門口。
門簾子被掀了起來,一三旬上下續著短鬚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一側老僕周肆伍躬身行禮,賈瑛也匆匆站了起身,向著來人行禮道:
“後輩子侄賈瑛給姑老爺見禮,問姑老爺大安,也問各位姨太太安。”
林如海面目和善,趕忙將賈瑛扶起道:“瑛兒快快起身,南疆至此遠隔千里,一路可還順利?”
身為揚州巡鹽御史的林如海幾乎管著小半個江寧的鹽鐵行當,是名副其實的天家在江南的錢袋子,雖說只是七品秩,可明白其中關竅的人都知道,這是天家放在江南的一雙眼睛,手握專奏之權,其地位不能單以品級而定。
更何況其本身還是督察院的右僉都御史,地方官吏哪個敢慢待一分。
是以未過四旬的林如海,一行一動之間都帶著幾分朝庭大員的風範。
賈瑛甚至都覺得再有幾年,這位姑老爺的威重之勢怕是都能趕得上馮嚴寬了。
“勞姑老爺掛念,一路還算穩當。”賈瑛恭敬回道。
林如海拉著賈瑛入座,回憶道:“當真是時過境遷,當年你父母領你進京時,你也不過十一二歲,不成想,如今都這般大了。”
說著又是感懷一聲:“若你父親依舊健在,那該......”
這時有下人來報說:“老爺,雨村先生正在給小姐授課,說是這便過來。”
“知道了,你通知下去,讓伙房準備一桌筵席,另外,今日府裡便不見外客了。”林如海吩咐道。
說罷,又囑咐了一句:“對了,順便將雨村兄也請來一道。”
聽到“雨村”二字,賈瑛眸光一凝:“終於要見到了嗎?”
說實話,賈瑛此刻,對於見到傳說中“林妹妹”的渴望,都比不上對這位賈時飛的。
還記得原著裡,賈政君臣奏對時,皇帝便兩次提到“賈化”之名,其中之一是雲南賈化,而另一個,就是如今這位了: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
只是賈瑛臉上卻未表現出異色,只做惶恐道:“怎好耽擱姑老爺處理正事。”
林如海擺擺手,笑道:“哪有恁多要緊的事,不過些許應酬,今日,你我家人難得團聚,喚來黛玉,好生慶賀一番才是整理。”
賈瑛也微微一笑道:“有六七年未曾見過妹妹了,也不知如今還記不記得我?”
“她那時不過四五歲的年紀,哪裡記事那麼真切,你莫要失望才是。”
敘起天倫家常,面容略顯文弱蒼白的林如海也微微泛起一絲紅潤,他這一姓,人丁淡薄,髮妻又早年亡故,幾個姨娘入家門也有幾年了,都不見有響動,膝下只有黛玉一女,終歸是冷清了些,如今難得這麼熱鬧,心中自是開心。
當下又問道:“聽說當年府裡派人去雲南接你,被你外祖以年幼為名攔了下來,這些年過得可好?還有你父母的遺骸還是歸葬故里的妥當一些,終歸能享一脈香火。”
當年之事,賈瑛自己也清楚,外公畢竟是南疆土司出身,處世為人的一套道理和內地也有區別,記得當年雙方鬧得還有些不大愉快,不過他畢竟不好說些什麼,而且以他當時的年紀,也確實不大適合遠行。
“外祖對瑛兒甚是疼愛,一應吃穿用度都不曾少,至於先考妣......瑛兒此行其中一事便是遷靈回鄉,前些日子在金陵剛下的土,倒叫家中長輩掛念了,都是瑛兒的不是。”
正巧這時,外間再次傳來腳步聲,簾子掀起,一男一女走了進來。
女孩兒自然便是黛玉了,只見其身似弱柳拂風,舉步間嬌喘微微,兩魘一絲愁緒,兩彎籠煙秀眉,卻又如嬌花照水,年歲不大,卻已然一副美人坯子。
不過方才進門幾步間,便已瞭然了諸人身份,先向林如海問了安,未等林如海介紹,便款步向著賈瑛而來,輕福一禮道:“可是瑛二哥哥,妹妹見禮了。”